可憐她的九阿哥滿月之時,皇上還在塞外行圍,大都數嬪妃也都不在。滿月宴都是辦得冷冷清清的,別是是宗室了,就連宮裡的太皇太後和太後都沒有到場,只是差人送來了東西給小阿哥。
當時宜妃雖然心裡失落,可也沒有太當回事,畢竟這宮裡的阿哥格格,也沒有那個的滿月宴能讓太皇太後和太後親自到場的。就連太子和和養在太後膝下的五格格,也是抓周的時候太皇太後才到場的,太子身份特殊暫且不說,五格格多半也是看在太後的面子上罷了。
可沒想到,永壽宮的小阿哥滿月,太皇太後竟然親自來了,並且還誇贊了溫妃的兒子?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雖然太皇太後在嬪妃當中最喜歡的是溫妃,可在眾阿哥和格格當中,她無疑是最疼愛太子的,怎麼可能會讓永壽宮所出的小阿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宜妃還在苦苦冥想,越想越是糊塗,這時候一道磁性的威嚴的嗓音打斷了宜妃的思緒。
“老祖宗說的是,小阿哥是長得極像太子的。”康熙微微一笑,“保成,過來看看你弟弟,倒是和你小時候有幾分相似,等弟弟去上書房讀書後,皇阿瑪就把弟弟交給保成帶,可好?”
太子十歲了,這些年在白天在上書房讀書、演武場習武,晚上還要接受皇阿瑪的小灶治國教學,是個極其聰慧的孩子,已經有幾分儲君的氣勢了。
此時聽到皇阿瑪如此說,稍稍一想就能明白了皇阿瑪的用意,“皇阿瑪放心,往後弟弟就交給兒臣了,兒臣定會督促弟弟好好讀書習武,早日為皇阿瑪分憂!”
康熙哈哈大笑,十分欣慰的說道:“好!好!保成這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非但知道友愛弟弟,且年紀小小就知道為皇阿瑪分憂了。”康熙對於手把手教導的長大的兒子還是十分滿意的。
溫妃嘴上掛著淺淺的笑,眼神始終在小阿哥和皇上之間打轉,對於剛剛皇上和太子的話,倒是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也不知道沒聽懂還是裝糊塗。
倒是惠妃,臉上的笑容差點就掛不住了,好在這些年在宮裡也算是修煉到家了,失神了片刻馬上就調好了情緒,半點看不出剛剛的愕然,笑眯眯的順著皇上和太皇太後的話說了下去。
奕瑤只覺得皇上的話是意有所指,好像在說什麼啞謎。
還有太皇太後是向來不出席皇子阿哥的滿月宴的,她猜測可能是太子滿月的時候真是赫舍裡皇後的喪儀中,不好操辦滿月宴。太皇太後索性連後來的阿哥的滿月宴都沒去了。
可這次太皇太後是什麼意思呢,單純的喜歡溫妃?太皇太後不是這樣的人,不可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做出令人誤解的舉動。
參加完永壽宮小阿哥的滿月宴,五阿哥噠噠的跟在奕瑤的後頭回了啟祥宮,這孩子在宴上沒吃好,正打算到他額孃的宮裡加餐,雖然在阿哥所也能叫膳,可到底不方便。
小廚房熬了香菇雞絲粥,營養又好克化,晚上用了也不怕積食,最是合適了。
奕瑤看著乖乖喝粥的兒子,好奇的問道:“兒子,你皇阿瑪讓你太子哥哥帶著永壽宮的小弟弟玩,你想不想和弟弟一起玩呀?”小孩子應該都是喜歡當大孩子,好帶著更小的孩子一起玩耍的吧?
不知道是不是奕瑤的錯覺,這話說完彷彿從兒子的眼神當中看到了一絲無奈,“額娘,溫娘娘生的弟弟年紀尚小,太子哥哥想要帶弟弟讀書習武,怕是要等好幾年呢。”
“額娘也是這麼覺得的,可皇上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難道真的是永壽宮的小阿哥長得像太子殿下?”奕瑤也滿是疑惑,她記得太子小時候的模樣,要說永壽宮的小阿哥長得像太子也太牽強了。
“皇阿瑪想要把鈕祜祿家支援太子二哥。”五阿哥小小的嘴巴語出驚人。
嚇得奕瑤手裡的銀勺子都掉地上了,立刻抬眼看了下四周,好在周圍沒有服侍的人。
這也是奕瑤的習慣,親子時間總是不太習慣讓宮人在旁邊服侍。
還好,還好!沒被別人聽了去。
奕瑤驚魂未定,捧著五阿哥六歲的小臉,著急的問道:“兒子,你怎麼知道這個事情?這些話你可不能說的呀,萬一傳到皇上和別的嬪妃的耳朵裡,可是要出大事的……”
六歲的傲嬌五阿哥給了他額娘一個眼神,彷彿是在說,額娘你是不是傻啊,這些話我怎麼可能到外頭說呢。
至於怎麼知道的,他知道得可多了。他還知道大哥和太子二哥不和,他們二人的伴讀也不和,經常發生一些口角和爭執,什麼事情都要比個高下。
他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太子伴讀的私底下的談話,說什麼納蘭大人如何收買人心等等。
皇阿瑪同太子和大哥說一些朝堂上的事情,也從來不會避諱他們的。
隨意這個納蘭大人五阿哥是知道,他和大哥的額娘惠妃娘娘同出一族,在朝堂上同索大人傾軋的厲害。索大人他也知道,是支援太子二哥的人。
奕瑤聽完,只覺得腦袋瓜子在嗡嗡的響……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