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們到得挺快的,還以為您趕不上年節了。”見兄長精神矍鑠,羅炯開口問道。
羅國公捋了捋鬍子,解釋道:“韓國公飛鴿傳書,早讓南邊的錦衣衛,將謝閣老一家和老夫,提前送到了淮安鐘家。接到毅兒他們後,直接坐上大船。一路上官衙開道,自然會比尋常船隻快得多。”
龔氏在旁邊跟著笑道:“回來就好了正好一家團圓,過年也喜慶些。家裡沒小孩子,年節也過得不熱鬧。”說著,她掃了一眼偎依在母親身邊的兩小家夥,說道:“毅哥兒和彤姐兒,想不到轉眼間都這般大了”
聽弟媳提起自己寶貝孫兒孫女,羅國公眼角彎彎,說道:“毅兒走路早,彤兒學說話學得快。臨走的時候,跟親家公家裡的四舅爺,他倆那叫難舍難分,哭著喊著不肯回來。”
羅擎雲聽著有趣,笑著朝妻子問道:“他們的小舅舅,是哪一年生的?”
“昭明十九年,毅兒他們才小他一歲。”睃了相公一眼,妙如忙答道。
龔氏聽聞,說道:“難怪捨不得離開,有玩伴整天在一起,當然好玩一些。聽說,親家公家的這位舅爺,去年過繼給了素安居士,可有此事?”她把眼睛轉向妙如。
“確實如此,姨娘早就有此打算。去年年底,兄長回鄉成親,一家團圓,終於辦成了這事。”妙如含著笑意答道。
羅燧聞言,朝兒媳望了過來。看著她隆起肚子,猛然想起鐘探花,不過才剛過四十,就生了四兒三女。一時間他對這親家,既是羨慕又是妒忌。想起自己夭折的二兒子,不禁唏噓起來。
鎮國公一轉身,瞟見兒子羅擎雲,正用關切的目光望著兒媳,他心裡若有所動,催促兒媳道:“雲兒媳婦身子重,就先回休息吧”
妙如聽後一愣,起身忙要說些什麼,只見公公合上眼睛假寐,開始閉目養神起來。她又朝桌邊的眾人望了一眼,大家的神色,都是讓她回房的表情。
妙如起身告辭:“那蘭蕙先行告退。”說完,就要帶著兩孩子,動身就要回房。羅逸芷見了,也跟著起來,攙著嫂嫂出了大廳。
她們走後,眾人沒坐一會兒,就都散了。羅國公有年餘時間不在府裡,不太放心家裡,隨後就將三弟羅炯和兒子召進了臥室。問起這一年來,朝中和家中的情形。
回到自己屋裡,妙如想起公公那涼涼的一眼,有些惴惴不安,心裡七上八下的。
之前,她從淮安出發,趕往京城前,就給公公去過一封信。
信裡面謊稱身子不適,要在孃家多盤恆一些時日。之前,剛得到羅擎雲被關起來時,她怕公公經受不了打擊,遂沒在信中告訴他。直到危機解除,她才給公公去了封信解釋。自己孤身一人趕往京城,想來周旋一二的苦衷。
難道,公公沒接到她的信,或是收到後,不能原諒她?該不會啊,當大將軍的人,不該這般小氣量的,到底哪裡出了錯?
她正在那兒糾結,秦媽媽帶著兩小家夥進屋了。彤兒頭上的小鬏,被重新紮過。毅兒臉上的泥汙也清洗幹淨了。望著兩孩子雪團可愛的樣子,妙如心裡頓時被一股柔軟的情緒,填充得滿滿的。
“彤兒、毅兒”她張開雙臂,就要迎接他們。
幾個月沒見,妙如無時無刻在不想念著他們。尤其是在半道上,幾時想掉轉頭去,帶上他們。要不是蓮蕊極力勸阻,她可能真的轉返回去了。那種心情,就像有樣寶貝遺落在了淮安。不帶在身邊,心總是靜不下來,思維一有空檔,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們。
“娘,娘……”彤兒奶聲奶氣地喚道,朝母親撲了過來。毅兒也不甘落後,也要靠過來。秦媽媽忙把他們拉開:“小主子,這可使不得你們有小dd了。不能再到母親的身上了。”
三歲不到的孩子,自然不懂老媽媽話的意思,看著不能跳到母親身上,彤兒的嘴巴就癟了起來。一看這情形,妙如有些急了,忙俯下身子,哄著這倆小寶貝。
“彤兒乖”她抓過女兒的小手,按著自己的肚皮上,“這裡面是你們的小dd,就像毅兒一樣的弟弟。以後能陪著你們玩,現在還不能壓著他。不然,癟了就出不來了。”
彤兒聽著這話似懂非懂,順勢摸著母親微隆的腹部,好奇地問道:“出不來嗎?”
“對,壓癟了就出不來。”妙如又重複一遍,“你們捨不得小舅舅嗎?”
毅兒在旁邊插嘴問道:“弟弟能和小舅舅一樣,陪我們玩嗎?”
“沒錯不過,小舅舅大一些,是他照顧你們。這個小dd,要小一些,得你們照顧他。”妙如循循善誘地解釋道。
兩小家夥聽不懂什麼照不照顧,聽說有人跟小舅舅一樣,可以陪著他們玩了,自然都高興壞了。非常聽話地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不再鬧著要上妙如的身了。不過,還是膩在母親的身邊,聽母親講著簡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