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嬸龔氏打理家務,也不是什麼難事。這日,把管事婆子打發走後,兩人在承蔭堂裡聊起了閑話。
“想不到你身邊倒是很有幾位能人,這安亮家的,想不到打了一手好算盤。比起外院帳房裡的先生,這手法也差不到哪裡去!不知侄媳是怎麼教出來的?”含笑望著蓮蕊,龔氏一臉惜才的欣賞之意,讓後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妙如瞥了自己心腹一眼,替她謙虛解釋道:“三嬸別把她誇得不知東南西北了。她自小就跟著我,到宮裡出來的嬤嬤跟前學規矩也好,女子書院求學也罷,從來沒斷過她學習練手的機會。
“原先還擔心你這兒缺了人手,想不到蒼筠院不僅有懂廚藝的,管帳的人手也不缺。看來,嬸嬸是瞎替你操心了。”龔氏眼裡露出訕然之色。
妙如一愣,從對方眸子裡琢磨出幾分不司的意味來。她的話語中似乎有幾分悵然和遺憾,忙介面問道:“您是不是替我備了幾個人手?若是這樣,我陪嫁莊子和鋪子上,正好都缺能人。嬸嬸若不嫌棄,可否幫侄媳婦一把,借幾個人到我那兒使使?!“
龔氏連忙推辭道:“就陪房裡的幾個丫頭小子,父母都在羅府當差,不好派到外面去。”
聽她這樣一番解釋,妙如哪裡還有不明白的?!
不就是想安插人手在關鍵位置上嗎?!自己豈是當人傀儡的命?
但此種情形,她只能裝作沒明白對方意思,說道:“想來嬸嬸要他們練手,是為了六妹將來出閣做準備的吧?!當初,我爹爹就特意請了賬房先生專門教過。丁府三奶奶想來嬸嬸也認識,她手底下這樣的能人輩出,到時,替六妹請來幾個就是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龔氏還能說什麼呢?!只能順著她的意思,應承了下來。
龔氏主僕回到翠箐院,把伺候的人遣下後,她跟自己心腹石媽媽嘀咕起來:“想不到這丫頭雖沒在大宅門裡生活過,打太極的功夫倒是一流的。就是不肯鬆口,讓翠芳她們跟在她身邊做事。”
“這也是人之常情!若三房的人連剩下重要的位置也佔了,這到底算是二房的,還是三房的管事呢?到時,看在國公爺的眼裡,心裡大概也會不舒服的。老奴見那少夫人是個通情達理的,讓出的那些位置也不算差。畢竟太夫人不在了,國公爺捨不得兄弟之情,大家才住在一起的。若是世子爺一房開枝散葉,以後生的多。等他當家的時候,幾房再住一起的機會怕是不多了。”石媽媽耐心地勸導主子。
“奶孃說得極是,是我貪心了。這丫頭可比以前見過的那些,會做人多了。後面幾個小的,將來若是走科舉仕途,少不得還得她孃家的父兄幫襯的。”有人來排解,龔氏心裡舒服多了。
每天到承蔭堂理事,跟著三嬸學管家之外,妙如基本上是二門不邁。轉眼間到了臘月中旬,羅府開始真正忙碌起來。外院的路總管忙著接待各地來的管事,後院也開始準備歲末祭祖的事宜。
此時,蒼筠院的管事媳婦和丫鬟們,差不多都派了出去。跟羅府原有的僕婦們一道,忙著準備過年的事情。
這天,帶著一身疲憊,妙如回到了蒼筠院。
春渚和芳汀早備好了東西,等著伺候郡主沐浴。
“去把蓮蕊和煙羅叫來伺候吧!我想要問問庫房那裡發生的事情。”剛扶著妙如泡進浴桶裡,芳汀就得到這樣的指示,隨後,她就應喏退下了。
“郡主,奴婢聽到一個傳聞,不知當不當講。”見屋裡沒其他人了,春渚上前輕聲說道。
“這會兒就咱們倆位,你說說吧!“妙如閉上雙眼,靠在桶壁上。
“婢子聽管漿洗的魏婆子說,她想替自己兒子,求娶庫房裡的紫琳姑娘。”春渚暖了主子一眼。
“紫琳是哪一位?”妙如的聲普裡帶著幾分疲憊。
“就管庫房的鄭嬤嬤身邊伺候的。”春渚扛心翼翼試探道。
“哦!是不是長得挺漂亮的那位?”妙如聽她一說,頓時記了起來。
“沒錯!郡主您還記得她?”丫鬟聲音裡帶著幾分興奮。
“可那是婆母買進來的,配人也得由她說了算。”妙如睜開眼睛,望著對方。
春渚連忙搖手:“不是的!說是當年,郡馬爺已經把人都打發出府了。是鄭嬤嬤看她在門口餓得奄奄一息,好心撿了回來,收為契女的。那女子已經算不得是夫人的人了。”
“那她該跟鄭嬤嬤求情去啊?怎麼說給你聽了?”妙如斜睨了她一眼,又開始閉目養神。
“還不是那姑娘情況特殊,她才想請郡主發話才能成事。”春渚有些著急了。
“怎麼個複雜法?”妙如彷彿突然間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