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了幾天,妙如就被皇後娘娘召進了鳳儀宮。
在那裡,她見到久違的謝閣老夫人程氏。
只見她穿著一件是蜜合色錦繡褙子,下著松花色百褶裙,很是素雅端莊。面色紅潤,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意。使她整個人看起來,比實際年紀精神了許多。
“這是內閣謝大學士的夫人。”待妙如行完禮,皇後娘娘替她介紹道。
妙如忙走上前,向謝程氏行了禮。
程氏嘴角彎成半月形,拉起她,解釋道:“鐘姑娘剛進京時,臣妾就認識她了,那時她才這般高。”說著,她比了個齊腰的高度。
“哦?!”皇後來了興致,問道,“夫人怎麼認識她的?”
“廷兒跟他表哥搭羅府的船,從江南迴來,路上廷兒落了水。碰巧鐘姑娘在另一艘船上,得虧她教的法子,讓雲哥兒救醒了廷兒。”
羅皇後顯然有些意外,接著問道:“還有這回事兒?怎麼從來都沒聽人說起過。”
“娘娘忘了?前幾年她何曾進過宮?!當然就沒人提起了。”程氏轉過臉來,跟對方招呼道,“一別幾年,鐘大姑娘出落得越發標誌了。”
“夫人謬贊了!倒是夫人的精神越發地好了,謝老夫人和謝伯伯可都還好?”妙如問候起謝家的諸位。
兩人宣暄了幾句,程氏就轉入正題了。
“是這樣的,下個月小兒就要準備娶媳婦了,到時家中定會忙起來。母親心中一直有個夙願沒達成,想請鐘大侄女,趕在家中忙起來之前,過府一趟。”
“是為她老人家畫像嗎?”妙如問道。
程氏點頭稱是。
原來是這事,妙如一口應承了下來。心中還有些竊喜,終於又可出去了。
第一次出宮沒經驗,沒辦成其它事;第二次出去,搭乘的是東宮的馬車,更不方便了;此次一定要提前約好,到時順道去看望二伯母,把幾個好友,約到她那裡聚聚。
見妙如在那兒發愣,還以為擔心太後那邊不好交待。
羅皇後安慰她道:“本宮在母後那兒報備過了,你盡管放心去吧!對了,若是鐘姑娘有空閑,能否多臨摹一張。外祖母身體不好,本宮也有許久,都沒見過她老人家了。”
“這個容易!”妙如一口應承下來,還關切地問道,“老夫人想來也許久沒見過娘娘了,要不哪天,幫娘娘和六殿下合畫一幅,送到謝府讓老夫人也能常常見到親人。”
此話一出,旁邊的程氏立刻笑逐顏開,拍了手掌道:“鐘姑娘果然善解人意。”
接著,轉過頭跟羅皇後唸叨道,“其實臣妾也是這個想法,只是沒好意思開口。”
皇後跟著也贊道:“本來打算在廷兒成親那日,派四弟帶著翔兒,代替本宮上門道賀去的。順便讓外祖母瞧瞧這孩子,沒想這主意更好。那就找個機會畫畫吧!”
說完,她抬起眼眸,朝妙如道:“那就有勞鐘姑娘了,母後那邊不責怪本宮勞役你就成了。”
“娘娘客氣了,這算什麼勞役?!能為娘娘畫像,是微臣的榮幸。況且,您還是鐘家的大恩人呢!”妙如忙恭聲道。
“恩人這話就莫再提了。”皇後不敢居功,“陛下本就沒打算把你父親怎麼樣,本宮只是搭個橋遞個梯而已。”
妙如誠摯地說道:“娘娘菩薩心腸,自當覺得沒什麼。可俗話說得好,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牽線搭橋也不是人人願做的,微臣當初找過許多昔日的舊交。”
“你這孩子,就是會說話。難怪母後這般離不開你。就連翔兒那孩子,也總愛往那邊跑,就愛聽你講的故事。”皇後態度和藹,一副拉家常的語氣。
程氏在一旁附和道:“可不是怎麼的?!幾家老姐妹聊起來時,都在交口贊她呢!母親這才想起來要畫上一幅的。她們還惦記著,三月份女子書院開學後,把孫女們送進去學畫呢!”
皇後臉露微笑,道:“這還沒開館,門檻都快踏破了。鐘姑娘怕是到時要忙不過來了,母後一定不肯依!”
“這是好事情,各家閨秀學會了。回去給自家祖父、父親作畫,也是當子女的一片孝心。”程氏解說道,“老爺還跟臣妾提起,那日鐘姑娘在大殿上作畫,幾位王公大臣見到了,還頗為遺憾呢!”
“你到大殿上公開去作畫了?”皇後聽了,大為失色。
妙如點了點頭,只見對方眉頭蹙了片刻,若有所思地望著她。
“對了,”朝妙如使了使眼色,程氏低聲道,“廷兒成親後,會到江南你父親開的學館去就讀。若有什麼家函禮物之類的,要帶給親人的,提前準備好,讓廷兒媳婦幫著帶過去。”
妙如上前福了一禮,謝過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