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楊家也倒了,聖上即便將來不遷怒於她和相公。旭兒作為父親的親外孫,將來的前程也是灰暗一片!
說句不好聽的話,婆母百年後,聖上勢必會收回掇芳園。加之十多年前長房那邊,在爭儲一事上犯的過失,到時,天家也不會有好日子,給汪家二房過。
爹爹說得對,若不找個得力的老丈人……將來一家人的日子,恐怕不知如何撐下去。旭兒就是中了進士,跟普通沒根基的寒門子弟,有甚區別?!
還不如乘著現在還有表面的光鮮,找個有發展潛質的岳家。
可該怎麼說服婆婆呢?
顯然,長公主對她那皇侄孫,還存有一些指望。可爹爹卻說,今上是個特別能忍的,也記恨……
沈府那邊,他家姑娘剛進十三歲,倒是還能等得。不若從梅家那邊下手,讓她們知難而退,再給旭兒透個底,配合自己這邊說合沈家姑娘。
特意召來兒子,問他起對自己婚事的態度。
“旭兒,祖母向你爹爹和為娘又提起了親事,你如今是怎麼想的?若還不願這般早說親,可向你祖母明說。”汪夫人滿臉憂色地問道。
“娘親的意思是?”
汪峭旭有些緊張,不知母親特意找他來重提此事,是何用意?不是強指一個人給他吧?!
到時祖母和母親,他到底聽從哪一邊呢?
“為娘覺得,你之前的想法,有些道理。旭兒你將來是家裡的,至關重要。不僅是中榜的問題,還有官場人脈等方面。在這上面,外公今後恐怕幫不到你了……”怕他不明白,汪夫人特意將楊家的處境,全數倒給了兒子。
“所以,選誰家姑娘,對你來說,對咱們家裡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她神色凝重地望著兒子,眉眼間是從未有過的肅穆和慎重。
接著她又提及了沈家小姐:“你考慮一下,難得沈淑人欣賞你,沈公子也與你交往較多!”
並沒提到沈家一家之主沈大人的態度。
汪峭旭面無表情,對那個外公,他從小一直都很敬仰。
後來聽到一些不好的傳聞,又親歷過一些事情,加之妙表妹的遭遇,他沒少冷眼旁觀,楊家人對個小女孩的做法。
從母親立場來講,他應該為長輩分憂解難。可作為受孔孟思想薰陶,崇尚聖人教義的儒生,他對臣權大過君權的做法,又是另番見解和立場。
汪峭旭第一次陷入,孝道和忠義的兩難抉擇的境地,裡面還夾雜了祖母和母親的各自立場。
而妙如現在的心情,就像等著另一隻靴子落地的人一樣。
楊家最後的結局沒出來,什麼都動彈不得。
若是將來父親被罷官或辭官了,他們一家將離開京城。
什麼名聲、財富、地位,全都成空。
再好的教養和名聲都將毫無用處,而父親的安排……她怎麼忍心丟下全家人,獨善其身呢?!
現在結識那麼多顯貴千金,還不是為了備著,萬一哪天落魄了,她總有個地方打聽訊息。
未雨綢繆,總比到時措手不及要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