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妾真能傷到很多人,對,就這樣!
從宴會上出來,要分手時,巒映妤如兩小姐妹難舍難分。妤如想到回去後,自己還得被關起思過。非要拉著姐姐,跟著汪夫人到掇芳園,再躲上一陣子。看著她那副可憐樣,妙如就答應了。
走到半路上,她越想越覺得不妥:不事先打聲招呼,這樣冒失就住到別人家中,會被人看低的。人家長公主未必會了算。
最關鍵的是,若在外住上幾天,她怕來不及勸阻父親了。
妙如向汪夫人請求,讓她分輛馬車送自己先回去。
“剛才已經派人到鐘府通知你父母了,就安心在姨母家住著吧!”汪夫人極力挽留。
妙如也不好說明原因,好似父親納妾與否,全憑她一句話似的。成與不成還得兩說呢!畢竟還有政治上的考量。
她再三懇求,汪夫人無法,只得派兩個婆子和護衛跟車,送妙如獨自離去。再三叮囑他們,得把人好好送到她父親手上。
看著天色已晚,家中還有婆婆替她們擔著心。想到那兩人也是穩妥之人,汪夫人也沒多猶豫,在半路上就分了道。
鐘府正院華雍堂的裡間,遣開下人,楊老夫人正勸導著女兒。
“早跟你說過,不要在那小東西身上多作糾纏,就是不聽!任憑她再刁鑽,過兩年也要嫁人了,還能留著礙你的眼?!到時嫁得遠遠的,十年八年都回來不了一趟,能礙著你什麼事兒!”
“女兒本來也想通了,誰知她竟乘著學女紅,和那女人搭上了關系。還特意跑去探望她,暗中肯定有所勾結。早就想到讓那女人提前進府,會有不妥,我還特意把女兒們送到姐姐那兒。本以為她們不會再來了!誰知那負心郎,竟用冬至節的由頭,把妤兒她們又接了回來。年前剩的那幾天,真把閨學開了起來。”
“進門又如何!你爹還不是一樣有三個小妾!不都被我治得死死的,半點不敢動彈。清兒嫁過去時,你姐夫成親前的屋裡人,還被留了下來呢!那人還是跟他一起長大的,情義頗深。在旭兒出生沒多久,還替他生了個兒子,清兒不還是忍了下來。跟女婿也沒鬧僵,後來還有了映兒。長公主還不是見人就誇耀你姐姐大氣!”
“她嫁的是高門大戶,我的是蓬門小戶,豈能相比?”
“你甘願女婿出不了頭,真打算一輩子當低階官眷?不指望封誥命了?越往上走,越要裝得賢惠大度。不然你指望怎麼跟那幫貴夫人、太太們交往?會有人在背後笑話你的,說他畏妻如虎。妻妾爭風吃醋,治家不嚴,在官場上,人家也難給他尊重,在女眷圈裡你也會受到排擠的。這些道理,娘也是花了四、五年時間才明白過來的!”
“京城這地界上,流言能影響官運!不比彭澤、淮安鄉下,也不比杭州那遠地方,時刻有禦史盯著各家後院,等著揪人錯處呢!”
母親的話,讓楊氏陷入深思:在杭州時,雖然時間很短,確實被那幫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過。後來梳篦走後,她們目光中的不對就更明顯了。她一直不知是何原因,以為是忌妒自己的好出身和相公的體貼專情,還洋洋得意過一陣子。
見女兒臉上,似乎有些松動,楊老夫人最後加了一把火:“進門了在跟前看著,由你轄制,總比養在外頭好!她家是開繡坊的,經常接觸一些官眷。要養在外頭,到時給抖了出來,看你們兩口子的面子往哪裡擱!前些年你鬧的那事,至今還有人不時地提起!”
楊氏正要答話,突然外面匆匆進來個人影,差點撞到崔氏身上,楊氏正要喝斥,只見那人在地上跪倒,急道:“太太,不好了!聽汪家姨夫人遣人來說,大姑娘出事了!怕被其他人知道,想單獨面見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