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就不要再提了,我都嫁人好幾年了,況且一直是把你當弟弟看待,那些照顧也是受靈姨所託。”女子的聲音也壓了下來,像是在喃喃低語。
“可是我不是,跟姐姐在一塊,心裡才會安定下來,無比放鬆,少了諸多顧忌。”
“你這是從小缺乏別人的真心對待,等再大些,就不會還有此等執唸了,真是親人之間的溫暖,並非……”到後面幾乎成了私語。
妙如在心裡嘆了聲,原來也是個缺愛的孩子,染上“戀母”情結。
然後女子跟少年說了些出門在外的注意事項,還囑咐他記得跟她報平安,免得自己惦記。
一陣依依惜別後,接著隔間就響起了動身的細碎聲音,那女子最後說:“姐姐的軟轎不能用了,乘機提前上山的。要趕緊回去了。這頂軟轎就幫你留在流觴亭那裡了,我先走了!冰蟾,把帷帽拿來,菁菁,跟著你羅哥哥,去找你的大哥吧!姐姐先走了!”
說著,就聽見帶上門的聲音。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女童的聲音響起:“羅大哥,咱們找哥哥去吧!”
那裡面的人起了身,開門就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妙如這邊的齋菜也上齊,左邊隔間的人也聚齊了。兩邊都喧嘩一片,一頓饕餮下來,吃得妙如心滿意足。
聽完講經,下山時已是傍晚時分,妙如牽著怡心的手,飛馳著朝山下奔去。在山道拐角的地方,又碰見騎在馬背上的那紅衣少年。只見他臉上沒了來時俊採飛揚的神色,和白衣少年騎著馬,老老實實護在兩頂轎子旁邊。
妙如含著笑打量他們,覺得今日發生的事,特別有趣。只聽見轎子裡不時傳來問話。紅衣少年一臉不情願地應付,而白衣少年則在後面低聲打趣著他。
在他們之前,妙如兩個先到了那個亭子裡,上面果然寫著“流觴亭”三個大字,亭子外面真停著一抬軟轎。
妙如和怡心坐在亭子的一角歇著,等許大奶奶和眾僕婦下山來。
不一會兒,剛才在路邊見到的那兩頂軟轎,也在一旁停了下來。
前面那頂先出來個少女,轉身又扶了個二十來歲的嬌弱婦人,走進亭子裡。婦人戴著頂青色帷帽,在原先那貴婦停過的位置上坐了下來,紅衣少年侍立在側。
後面那頂小轎裡,出來個身著果綠色杏領鍛面直身長襖的小姑娘,清亮眸子左右顧盼,看見亭子裡有兩個差不多大的女孩,忙過來打招呼。
紅衣少年這才望了過來,發現妙如她們。想是又碰見了,有些驚訝,問道:“你是鐘家妹妹?”
妙如見躲不過去了,只好拉著怡心的手,過來見禮:“見過五穀……哦,羅哥哥!”
剛才那小姑娘奇道:“羅大哥,你認識她們?”
少年答道:“她是翰林院鐘侍講的女兒,上次回京船上碰見過的,她還出主意救過你謝家哥哥。”
白衣少年聽到此話,也攏了過來,對著妙如左看右看,嘖嘖稱奇道:“聽玉廷說起過,想不到這般小,你那法子真管用嗎?戰場上受傷暈厥過去後,也能救醒嗎?”
妙如撲噗一笑,答道:“那法子又不是仙丹神藥,還能起死回生不成?只是個幫人換氣的小竅門而已,當不得真的。只能救落水的人!”
那少年羅公子也笑了起來,本來長得劍眉鳳眼,這一笑,色若春曉之花的俊臉上,泛出異樣的光彩來,又恢複了先前在山頂上那份張揚和從容。
“雲兒,不跟母親介紹介紹這兩位小姑娘?”坐在一旁的婦人發了話。
少年眸子一沉,給小姑娘使了個眼色。妙如領會他意思,拉著怡心,轉過身來給那婦人行禮。
羅公子忙在一旁介紹道:“這是我母親曹氏,這是表妹曹瑜茜。”
又介紹了白衣少年和穿果綠色襖子的小姑娘,乃神威將軍府出來的兩兄妹——十四歲的薛斌和八歲的薛菁。
雙方介紹完畢,那叫曹瑜茜的少女,上下打量著妙如,然後指著她說道:“好像見過你,不是在……”
“是的,咱們在忠義伯府見過一面,當時還有丁家三奶奶,也就是傅家姐姐在一塊。我是跟她同船進京的。”妙如應答道。
“對,對!我說怎麼有些眼熟,表嫂最近還好吧?!”她的樣子只有十歲出頭,性子是個爽利潑辣的。見到有共同的熟人,跟著妙如她們也聊了起來。
曹夫人在旁見著她侄女也認識,而且年紀比侄女還小,小繼子差不多五六歲,也放下心來。就沒幹涉她們互相認識和聊天了。
等許家大奶奶慢慢踱下山時,幾個小姑娘已聊成一片。
妙如又給雙方作了介紹,彼此都認識了,準備一同下山。
往回走時,羅公子見妙如她們沒有坐轎,忙囑咐亭子邊那頂轎子的腳夫,把轎抬到她們身邊,邀請許大奶奶幾個坐上去,一起下了山。
本章人物有些複雜,若有需要,請參照新出爐的《美人遲慕》人物關系列表釐清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