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太后有些驚訝,又有些不以為然:“姑娘家當溫柔貞靜,舞刀弄槍的,都是男人的事。你以後留在哀家身邊,讀書撫琴作畫,閒來唸一念佛。”
姜韶華也不辯駁。
鄭太后素來就是這副唯我獨尊的做派,權當一陣風,吹過了無痕跡。
……
內靈堂設在椒房殿裡。
自紀皇后病故後,這座椒房殿就空置了下來。李貴妃默默奮鬥了幾年,也沒能入住椒房殿。
太康帝駕崩,棺木放在昭和殿內。椒房殿這裡也有一具棺木,裡面放了一套太康帝生前的衣冠。
五品以上的誥命夫人,都要進宮跪靈。鄭太后一直在昭和殿,椒房殿這裡,便是李貴妃主事。
美豔雍容的李貴妃,在短短一個月內蒼老消瘦,眼角邊也多了幾絲皺紋。年輕嬌媚的範貴人,也似遭受了狂風暴雨,肉眼可見的憔悴。
寶華公主一雙美目早已哭腫了,嗓子幾乎說不出話來。
相較之下,誥命夫人們的悲傷就顯得輕飄多了。
又不是她們死了丈夫父親或兒子,自然沒那麼多傷心悲慼。再者,停靈一個月了,哪裡還有那麼多眼淚。
安國公夫人用染了生薑汁的帕子捂著臉,辣味一衝,眼睛迅速變紅,淚珠紛紛滾落。
“太后娘娘駕到。”
趙公公熟悉的尖細聲音驟然響起。李貴妃第一個起身相迎,範貴人等後宮嬪妃也紛紛起身。
動作最快的,卻是寶華公主。
寶華公主聲音沙啞,滿目心疼:“幾日沒見,皇祖母怎麼這般憔悴。”
李貴妃哽咽著接了話茬:“娘娘是我們的主心骨,萬萬不能熬垮了身子。”
內靈堂裡少說也有百餘人,有資格張口說話的,也就寥寥幾個罷了。
一眾誥命裡,王丞相的老妻王夫人是誥命之首,安國公府的鄭夫人是鄭太后的嫡親侄媳,也就她們兩人有底氣插嘴說話。
“太后娘娘節哀。”
“娘娘身邊的姑娘,就是南陽郡主麼?”
鄭太后略一點頭:“正是,這就是南陽郡主姜韶華。”
“韶華,你來見過李貴妃,見過寶華。”
這麼多女眷,有資格讓姜韶華行禮的,也只李貴妃和寶華公主。
眾目所矚之下,姜韶華邁步上前,斂衽一禮:“韶華見過貴妃娘娘,見過寶華堂姐。”
李貴妃沒有心情寒暄,略一點頭。
寶華公主上前來,扶起姜韶華:“韶華堂妹,快些起身。”
靈堂裡不宜多言,見禮後便各自去跪靈。
姜韶華很自然地在寶華公主身邊跪下。姜莞華和姜月華悄悄對視一眼。
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吧!
就是,我們在宮中住了幾年,她明明是後來的,憑什麼就越過我們兩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