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在九歲的時候就去上學了。本來貝蒂和我也想去學校的,不過沒有學校收,所以後來是爸爸給我們請了家教。他說不求我們知識淵博知天文懂地理,但不能沒有見識。
然而我還是覺得可惜。雖然在家裡一樣可以接受教育,但畢竟跟學校的氛圍不一樣,而且沒有玩伴。
所以每天查理回來,我和貝蒂都要他跟我們說說學校的事。比如老師今天講了些什麼,大家今天討論的話題是什麼等等。有時候看著老師佈置的作業很有趣,我和貝蒂也會跟查理爭論一番,然後寫下自己的答案,不過我們沒有上交給老師。主要是我,怕老師看到我的那些現代理論,接受不了那麼先進的思想。譬如英法戰爭與殖民地、奴隸貿易,還有婦女地位問題之類的。
不過最近查理嘴裡頻繁出現了一個人名:達西。
菲茨威廉·羅賓遜·亨利·達西。
據查理說,達西是高他一級的學長,非常有貴族風範,出身於德貝郡的大家族,為人頗具俠義,學識豐富,見解獨特,品性優良,對朋友忠誠無私,時常提攜他……總之看在查理眼裡就是無所不能的偶像。
而我和貝蒂則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完全是因為查理本身性格太過優柔寡斷,因此身邊一旦出現一個強勢的朋友,必定就以他馬首是瞻了。而且一旦對上了個人的眼緣,必定就覺得他渾身都是優點,毫無瑕疵了。
查理因為我們的不屑態度非常惱怒,拼命地在我們面前宣揚達西先生的種種好處,力圖讓我們也喜歡上他這個可靠的好朋友。弄得我們實在是煩不勝煩。
最後還是爸爸出來調解的,他對我們說:“每個人都有選擇結交什麼樣子的朋友的權利,但也不能強迫別人去結交自己認可的朋友。結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要知心。如果你只是從別人嘴裡得知一個人的品性如何,而自己不去接觸,不去了解,那麼即使你們成為了朋友,這段情誼必定也是不會長久的。”
爸爸的話很對。只有我和貝蒂自己去了解了達西是怎樣一個人,我們才會選擇與不與他結交。查理顯然也聽進去了,也不再對我們泛泛而談達西多好多好了,而是經常把達西的作業帶回來讓我們鑒賞。
我和貝蒂都仔細地看過了,發現這個達西的確是一個見解獨到的人。而且他的字跡工整,筆鋒飄逸,同一個字母絕對是同模同樣,行與行之間的差距也是不差分毫的樣子,定是個嚴於律己而有些挑剔之人。簡直就是典型的貴族代表。
有時候我們和達西的意見相左,託了查理徵得了達西的同意,在他的語句旁邊註上了自己的想法。而達西有時又有反駁,這樣一來二去的,有時候一張作業紙都被我們填的密密麻麻,甚至有時候還有好幾張附頁,看的查理嘖嘖稱嘆,說如果自己寫論文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功力,估計就不怕老師不給個優秀了。
總之雖然我們姐妹二人和達西未曾蒙面,卻已經神交許久了。連爸爸也時常說讓查理請達西來我們家裡做客,媽媽還說真的要好好看看是個怎麼樣的男孩,竟然把她兒子查理的心給俘獲了額,不知道是不是我想歪了,總覺得媽媽這話怪怪的)。
某天我正躺在床上睡午覺。
昏昏欲睡之時,突然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傲慢與偏見》。大抵是因為這影片跟我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相似吧。還有就是故事的主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主角伊麗莎白·班納特,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先生組成美滿的家庭。
而達西先生,他是個不受人喜愛的傲慢男人,他也向來不屑周圍膚淺的人際關系,這種僵化的對立就在他為eisabeth 動心的那一刻起了劇變,他在壓抑多時之後決定勇敢示愛,沒想到卻遭受毫無情面可言的拒絕,對他來說,傲慢也許有理,偏見卻是無情,這兩者交之而産生的沖擊在所難免,這種“沖擊”可以說是the shock of regnition認知之沖擊),達西先生與伊麗莎白形同水火的命運,掙紮在其他事件接連的失序演出,達西先生痛定思痛,才有了劇力萬均峰迴路轉。
簡·班納特,可能的確是溫柔的性子,只是在我看來似乎太過內斂了。感情收束太多以致被達西等人誤會無意於賓格利先生,使得兩人情路波折。
賓格利先生嗎,雖說性格軟弱,耳根子也軟,沒有自己的主見,老是被達西先生牽著鼻子走,但卻是個溫和、簡單、明朗的青年。待人非常真誠有禮,是個值得結交的青年。
想著想著,本來快要睡過去的我,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
……等等!
達西先生,德貝郡——伊麗莎白·班納特——賓格利先生——簡·班納特——還有我,卡洛琳·賓格利……
腦中像被雷電劈過,睡意瞬間無影無蹤。
我已經有點蒙了,感覺自己似乎被裝在了大鐘裡被狠狠地撞了一下……有點難以置信,難道說,我穿越到了《傲慢與偏見》裡面了?而且是那個賓格利先生的妹妹卡洛琳?那個一心喜歡達西先生的萬年炮灰女二?
不要啊!為什麼啊!怎麼會這樣啊!我才不要當炮灰啊!
讓我悶死自己算了!
糾結了半天,想想還是算了。只要我不喜歡達西不就結了,我才不要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