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哦?是嗎?我看看!”張懷民接過光碟,又低身在抽屜裡翻找,取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光碟,“是啊,看我糊塗的!來,這個拿去吧!”
“好!那我先走了!”
“嗯,快去吧!”
潘曉雲看了一眼古諺,匆匆跑出了校長辦公室。
張懷民打打手勢,古諺走過去推開了他辦公桌對面的椅子,坐了下來,靜等著他的結論。
張懷民還是沉吟了半響,看來是個極其謹慎的人,他盯著古諺的眼睛,認真而緩慢的說道:“依我看,這應該是産自昆侖山脈的古玉!”
古諺習慣性地反問了一句:“果真是昆侖山脈?”
“據我的判斷是這樣,若是你不放心,可以拿去給別的專家鑒賞一下!”
古諺伸直地背脊又放鬆了下來,靠向椅背,“那倒不必了,溫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導師,他相信你,我自然也相信你!”
張懷民反複把玩著白玉玦,頗有些愛不釋手的意思,“比它大比它名貴精美的玉器多得是,但都多多少少有些小瑕疵,要像這塊玉玦這樣器型完整,毫無破損,歷經千年仍舊白璧無瑕的真是不多見,若是在一些古玩商手上,我可一定會不計價錢地買了來。”
古諺笑了笑,“對了,不知您怎麼判定的?”
“昆侖山西起於帕米爾高原東部,橫穿新疆、西藏,一直延伸到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在昆侖山之北便是著名的和田玉,之東就是昆侖玉,其實這兩種玉都是産自一條礦物帶上的,但也有些區別。昆侖玉質地細潤,清晰淡雅,像是這種上佳的白玉,更是沒有一絲雜質,論油性又比羊脂玉低,在透度上比和田玉略透。其實說這些都是空口白話,真正判斷一個玉的産地還是地靠多年的經驗積累,聽你說它是在羅布泊發現的,我又查了些書籍和圖片,方才能確定,其實說起有多大的把握,我也說不準。”
古諺接過玉玦,它的質地紋理果真是清爽淡雅,摸上去就像是少女凝脂般的幾乎,更加上昆侖山在《山海經》等古代著作中傳說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這塊白玉就像是帶上了一股靈氣,他又問道:“不知校長您注意到上面細如薄紗的刻紋了嗎?”
張懷民道:“怎麼沒注意到,聽你說你們推斷是漢代的玉玦,你應該知道漢代的玉石産地多半是在昆侖山脈。我還專門往漢代的玉石雕刻技術上想了想,不管是漢代的浮雕還是陰刻,其手法爽利細膩,都是精良高超的,而且漢代玉器的拋光技術也很成熟,看這塊玉玦的表面的亮度很有可能便是漢代的技術而成。”
古諺嘆了口氣,“不過上面除了這些淺刻的雲紋,沒有任何能證明主人身份的文字!”
張懷民盯著他手中的玉玦,忽道:“白色的玉佩在漢代只有等級特別高的人才可佩戴!”
古諺道:“不錯,這也是我迷惑的地方。如果說是武帝時期派遣的通使西域的官員遺落的,可他們的官職都還沒有到達能佩戴白玉的等級。若是職位顯赫的,平白無故去當時荒涼的西域幹嘛,看來我還得繼續檢視史料,看那些大官去過西域!”
張懷民道:“其實史料記錄的都是比較重要的大事,一些官員個人的行為大多都是不記錄在案的,其實也有很多種猜測,比如遊玩,探訪,或者是玉器被偷,都有可能,所以小夥子不必太較真了,有時候給自己的腦海中留一點不解也是好的!”
古諺點點頭,站起身子,“那麼……就打擾您了,如果沒有別的事,我就先走了!非常感謝您的幫忙!”
張懷民站起來和他握手,笑道:“說哪裡話!我下次叫老溫帶我去免費參觀研究所就行了!”
古諺也笑起來,“一定歡迎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