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紫薇又對著她說道:“不過娘娘,和薇雖然是皇上的私生女,也並未瞧不起您的外甥福爾康。但是和薇從未想過要害他,倒是他屢次三番想要害我……”
乾隆立刻想到這一遭,沒想到自己為了令妃放過了那個福爾康,在令妃看來居然是和薇害了他。當下生氣的吼道:“福爾康,哼,朕為了你幾次三番放過他,這一次他殺了人,朕都讓人保他出來。看樣子,從前是朕錯了,一開始砍了頭便沒這麼多事了。”
紫薇沒等令妃開口,就說道:“皇阿瑪,令妃娘娘此刻懷有龍嗣,請您不要再說這等子打殺的事情了啊!”
本來若是令妃再委婉得伏低做小一些,讓皇上出了這口氣,這事也便過了,偏偏紫薇攔著不讓皇上把氣撒出來。令妃生氣的指著紫薇的鼻子說道:“你少在這裡假模假樣,假裝勸著皇上,不過是讓皇上更生氣罷了!”
乾隆正在感嘆,自己這個閨女當真是善解人意,令妃這樣傷害她,她都能為了孩子,替令妃求情,又聽到令妃指責紫薇假模假樣。當下怒道:“果真是朕平日裡太縱著你了。來人,即刻將魏氏降為嬪!”
令妃聽了這話,仰頭倒下去,臘梅眼疾手快的扶住她喊道:“娘娘,娘娘。”
乾隆正在氣頭上,只覺得自己看錯了人,心中憤恨異常,繼續吼道:“哼!你若是再惺惺作態,便降為常在!”
令妃不敢再暈,只支撐著,淚眼婆娑的看著皇上,輕柔的喊道:“皇上……”
乾隆皺著眉頭不吃她這一套,對紫薇說道:“和薇,跟朕走,從今往後,不要再來看她了。”
令妃嚇得不知所措,忙磕頭喊道:“皇上,是臣妾鬼迷心竅,求皇上繞過臣妾這一回吧。”
說罷,又捂著肚子喊疼。
紫薇心想,若是這個孩子當真有事,等皇上氣消了,肯定會怪罪到自己頭上來的,怪罪倒是不怕,怕就怕到時候皇上又對令妃起了憐憫之心,於是趕緊磕頭說道:“皇阿瑪,女兒懇求皇阿瑪,饒了娘娘這一回吧。說起來還是女兒的錯,女兒日日來延禧宮,卻沒想過,娘娘可能只想著自己安靜一會,被女兒這樣打擾著,難怪心裡會不舒服。孕婦情緒不穩定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娘娘肚子裡,還有著女兒的弟弟呢!”
說罷趴在地上不肯起來。
乾隆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和薇替你求情,這次便放過你吧。不過如今你肚子也大了,情緒太不穩定。皇後身子早已大好,這後宮事務,還是由皇後管著吧。”
令妃心中氣急了,但她向來是個能屈能伸的性子,便感動的磕頭道:“臣妾多謝皇上,多謝格格。臣妾一定謹記教訓,修身養性,再不做這等昏頭的事情了。”
只是乾隆如今心中又有了汪芙芷,哪裡還記得令妃的好,倒是把她今日的一言一行記得透透的,對她肚子裡的孩子,更是少了許多期盼。倒是因為隔三差五的見到和儀,之前以為永琪兇多吉少,見到和儀的肚子,就想到那是永琪唯一的子嗣,自然心都偏向了和儀那邊。
皇後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幫著紫薇,想給令妃一點小教訓,卻得了這樣大的收獲。心中樂開了花,宮務幾年不在自己手中,令妃借這個不曉得安排了多少人手,又不曉得貪墨了多少東西,那個延禧宮,比自己這個坤寧宮可不知道華貴了多少倍。偏自己跟皇上說這事情,皇上還認為自己是故意坑害令妃。
皇後制好了夏衣,卻也沒能給太後與晴兒送去。原來太後得知永琪安然無恙,大軍即將回朝,心中安定下來,便不顧天氣炎熱,執意要回京。
回京正是七月中,天氣熱得不像話,太後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這一回來,更是病懨懨打不起精神。
聽聞了紫薇日日去陪著令妃,太後心中怎會不知道紫薇的心思。只是如今令妃雖然不得皇上喜歡,但是子嗣總算是沒事,而後宮之權又回到做事認真負責的皇後手中,太後便也懶得再去找紫薇的不痛快了。
又聽聞騷擾晴兒的那個蕭劍竟然是小燕子的哥哥,小燕子還用和儀來威脅皇上,放跑了自己的哥哥。偏偏和儀不顧惜自己的身子,一定要保下小燕子的性命,心裡更是氣得不行,深怪這個和儀腦袋一根筋,不懂得轉彎。
晴兒得了太後的吩咐,自然是跟著紫薇一同去看和儀。
和儀在和親王府,得了永琪無事的訊息,自是身子大好了,見著晴兒也來了,精神更是好得很。
和親王福晉見她們三個在一處,知道有閨中密語想要說一說,便在荷花池旁的陰涼處,著人置備了桌椅吃食,讓她三人好好的說說話。
晴兒打量了半天和儀,才說道:“和儀,如今你也有快九個月的身孕了吧?”
和儀點點頭說道:“不錯,不過對外還是說的七個月的身孕。”
紫薇拍著和儀的手說道:“別擔心,老佛爺和皇阿瑪會安排好的。”
晴兒嘆了口氣,問道:“和儀,此次老佛爺命我前來,卻不是什麼好事情。老佛爺知道你一力保下了小燕子,特別生氣。不過好在她只安排我來私下說一說你,沒有命桂嚒嚒前來。”
和儀摸著肚子,頗有些苦澀的笑了笑說道:“晴兒,還勞煩你幫我同老佛爺說一聲,小燕子不足為懼,讓她不要擔心。”
晴兒默默的點點頭,知道和儀自己有主意,又道:“你也不要怪老佛爺,上次知道榮郡王出事,老佛爺大病了一場,之後身子就不如從前。這次又非要頂著暑氣回宮,希望能第一時間見著榮郡王,一回來便生了大病……”
和儀說道:“我知道,晴兒,和薇,我在宮外,現在身子重,王爺福晉都不許我隨意亂走動,便也不好進宮請安,還望你們能替我多陪陪老佛爺,進進孝道。”
紫薇忙道:“我們自然知道,你也不用著急,等他日誕下皇孫,再去宮裡好好討一討太後的賞。”
晴兒又對紫薇說道:“和薇,老佛爺因為令妃的事,雖然沒有怪罪你,心裡也是不大高興的,你有空也多去去慈寧宮,老佛爺如今跟個小孩子似的,需要人哄著,多哄幾次就好了。”
紫薇笑起來:“我知道了,我是她的孫女,自然願意多哄著她高興。說起來,這次還多虧了你,若不是你,太後恐怕不是很願意離宮,我也沒辦法這樣輕易的接近令妃。”
晴兒說道:“我不過是順水推舟,不過你也有本事,能夠動了令妃,卻沒傷及皇嗣。”
紫薇搖搖頭說道:“這真是機緣巧合,我原意不過是給令妃添一添堵罷了。”
和儀冷哼一聲道:“什麼機緣巧合,這是壞事做多了,上天也想要罰一罰她罷了。”
三人心情都好,便說旁的事情,倒也消磨了一下午時光。
晚上紫薇與晴兒回宮,剛去慈寧宮看望太後,便聽到有人來報,令妃要生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