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用外科手術般的打擊方式解決了中東地區兩大軍事強國之一的伊拉克之後,就把各國政府嚇得夠嗆。
這種作戰方式以前誰也沒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大家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假如美國和自己也這麼玩,以前準備的那些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好像都有點過時了。
改?談何容易,如果光看了幾段錄影就能找到解決辦法,那也太草率了。國防軍事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到海量的資源投入,走錯一步很可能就沒機會改正了。
所以這些年世界各國都在嚴重關注美國接下來的軍事行動,試圖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變革方案。中國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迫切。
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感太低了,和歐美各國相比影響力更談不上,就連收集軍事情報的手段都非常不足。
但又不能不去做,只好硬著頭皮使勁兒往裡鑽。但基礎薄弱、人種限制、文化差異等等一大堆問題,嚴重限制了中國在當地的活動,就算伊朗可以暗中幫點小忙,一牽扯到美國的問題也是愛莫能助。
各國都不敢太草率,誰不怕戰斧真飛過來呢。目前的形式是美國有點瘋狂,見誰不順眼就揍誰,當地的國家都躲著,誰也不敢在此時搞事。
困境就是機遇,這是一個辯證的說法,實際上也真是這樣。越是有難度就越能體現重要性。假如此時誰能從中東戰亂國家裡搞到穩定的情報來源,都別說是特別機密的軍事情報,只要能提供美軍的常規情報,那就是大功啊。
國內的軍事專家也不是吃幹飯的,透過分析這些第一手資料就能找出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琢磨不明白的細節,對高層的戰略判斷會有很大幫助。
而馮家公司的介入和洪濤的異想天開,正好為歐陽家提供了這麼一個可能性。假如能在洪濤的外派人員裡混進去幾個情報員,就等於有了滲透美軍基地的機會。
雖然說承包公司承攬的大部分都是民用工程,可是在戰區,誰又能把軍事專案和民用專案分的太清楚呢。
況且美軍的後勤補給有一大部分也是透過民用承包公司提供的,其中像馮家這樣的特殊承包商就是主力。
假如可以成為這種公司的合法僱員,效果肯定比派幾個戰地記者、外交使節好得多,能聽到的、看到的東西也會多得多。
再然後就太簡單了,歐陽家把從當地得來的情報送到自己派系人的手中,透過分析、篩選,找出其中有價值的一部分。
這就是成績,務虛不務實並不是存在於每個部門裡,在有些單位,尤其是技術或者情報部門,實打實的成績還是很有用的。
然後歐陽家一派就可以利用功績向政敵發起反攻,弄好了不僅能收複失地,還有乘勝追擊的希望。這已經不是歐陽一家一戶的訴求,而是一群人,一群身居高位的人。
有了這個特殊需求,大斧子才能獲得特殊權利,他是此件事兒的專員,而且是唯一的。也就是說,這件事兒除了他之外誰也不會過問,基本也不會有幾個人知道。
和洪濤公司之間的一切接觸都是他自己完成,收集回來的情報也是由他一個人轉交。
用一個專業詞彙解釋,他就是單線聯系中的節點,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旦他斷了,兩頭就誰也找不到誰,整件事兒就像沒發生過一樣。
當然了,作為這個節點也是非常危險的,不管哪邊出了問題,他都是首當其沖的關鍵人物,可以說是腹背受敵。
可為什麼歐陽家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麼危險的位置上去呢?原因很簡單,兩個字,利益!
政治鬥爭其實和做買賣是師出同門的,原理基本都一樣。做買賣講究投資風險和回報率,玩政治同樣要考慮資源的投入和産出問題。誰投入的大、誰佔主要功勞,誰獲得的利益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