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去樂東!”洪濤其實是想帶著金月去澳門住些日子,那裡可玩的東西比較多,還能碰碰手氣。
但是去海南島也成,尤其是三亞、樂東、東方這片地帶。那裡有他另一輩子的回憶,當年為了找鐵礦可沒少在這邊轉悠,幾乎每條河都進過。現在回去也算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看看歲月對記憶的磨礪,有沒有滄海變桑田的感覺。
從三亞下了飛機洪濤三人就上了一輛掛著軍牌的陸巡,直奔此行的目的地。為了安排好這次蜜月行程陶晴也算是拼了,親自跟著一起飛到了海南島。
用她的話講,她也很久都沒回來過,想順便來看看母親家的親戚。實際上她是不放心親戚的接待能力,怕怠慢了洪濤兩口子,然後每年幾百萬的生意就飛了。
前來接機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一見面就管陶晴叫表姨姥姥,至於她們家的輩份是怎麼論的洪濤也沒打聽,因為他看出來了,這個姓羅的小夥子不是漢人,而是黎人。
陶晴是個漢人,如果她有少數民族血統,肯定會在身份證上標明的,那玩意有很多優惠政策,不可能不用。但這種事兒大家心裡明白就成了,用不著深究。
“不許叫我姥爺,我也比你大不了太多!你知道黎族裡有個格雅部嗎?”上車聊了沒幾句,洪濤就把小夥子的黎族姓給問了出來。他姓德拉亞,在和漢人交往時才用羅姓。而這個漢姓還不是他們自己起的,是祖輩傳下來的。
大概在清末民國初的時候,政府要求黎人都要有漢姓,可是誰家到底姓什麼呢?好辦,抽簽!抽到什麼就姓什麼,他家抽到了羅這個姓。
一提起黎族洪濤自然而然想起了自己的黎族老婆烏格雅拜香,她肯定是不在了,但她的族人沒準還延續了下來。
“在三亞那邊有格雅族的人,但已經很少了,應該姓黃吧……”小羅同志已經被洪濤給噴暈了,這位知道的東西還真多,自打一上車嘴就沒閑著,問的事情大多都屬於歷史層面,他這點歷史知識已經快不夠用了。
白沙河,上千年來它依舊叫這個名字,只是河水小了很多,如果再讓洪濤駕駛風帆戰艦絕對不能逆流而上,空載也不成。原來河道兩邊茂密的桉樹林也不見了,一眼望過去全是農田,只有東邊的大山還在,還有山間濃濃的白霧。
陶晴給洪濤和金月安排的住宿地並不在海邊,也不是大酒店,甚至連個度假村都算不上。它是一座隱藏在山腰的小別墅,距離海邊大概還有十公裡左右,位於尖峰鎮一個叫禾豐羊莊的小村子裡。
這裡已經是尖峰山腳了,後面就是尖峰山,前面是潺潺的白沙河,竹林、樹叢、石板小路和鳥語花香,幽靜的很。
“這不是村裡的房子吧?”此地不是旅遊區,誰會在這裡蓋一座石木結構的二層小樓呢?而且這座樓還不是國內的風格,有點混血的模樣,很像是澳門和東南亞常見的騎街樓,洪濤的問題也就跟著來了。
“它是一個灣灣商人前些年蓋的,那時候上面說要開發尖峰山景區,結果不少香港、灣灣人來這邊置辦産業,但後來旅行社沒選這邊的線路,現在大多數房子都成了爛尾樓。”
“這座樓完工的比較早,目前先由鎮裡代為管理。其實也沒啥可管的,就是時不常派人過來看看,別讓房子毀了就成,最終到底怎麼處理還沒定論呢。”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我就讓小羅幫忙借過來先用用,生活用品都是新的,廚師咱也有,就是小羅的媽媽,她可做得一手好菜。”
洪濤只是隨意問了一聲,陶晴卻回答了一大堆,從房子的來歷到具體人員安排都面面俱到,不愧是幹旅遊的,太體貼了。
“哦,對,還有這輛車。你們小兩口沒事可以去周邊轉轉,需要的話小羅可以陪著。他在武裝部上班,對這邊熟悉。”吃喝住解決了不算完,還有行呢。這次規格更高,不光備車,連司機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