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豔梅根本沒回答這個問題,她關上門,張口就沒頭沒腦地來了句:“小風,你現在身上有多少錢?”
“啊?”秦風迷糊了,“你問這個幹嘛?”
王豔梅總算說了句正常的話:“你今天怎麼給我卡裡打了這麼多?”
“哦,這事啊……”秦風瞭然了,微微一笑,回答道,“說好以後我給家用的,今天月初了嘛,當然要給你打錢了。”
“那你自己呢?”王豔梅的口吻,變得柔和起來,“你自己卡裡留了多少?”
“一千來塊。”秦風道,“當零花錢綽綽有餘了。”
王豔梅心裡,一時間五味雜陳——她原本覺得秦風是死要錢,跟家裡人都要算得一清二楚,可現在看來,情況似乎不是這樣。
“小風,媽今天有點……走火入魔了。”大概是這幾天看武俠劇的緣故,王豔梅嘴裡蹦出這麼個風格鮮明的詞來,她慚愧且歉然地走到秦風身邊,輕聲說道。
秦風一聽預備丈母孃居然先道歉了,頓時有點受寵若驚,趕緊跟著一起自我檢討:“媽,你別這麼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是我沒把事情跟你說明白……”
兩個人爭相道過歉,僵持了一整天的糾結氣氛,總算是緩和了。
“行了,不說這個了,一家人老是錢錢錢的,說多了傷感情。”王豔梅解開了心結,人也變得通透起來,她低頭看了眼秦風正在畫的圖表,好奇地問道,“你在畫什麼?”
“算是收入曲線吧……”對工作小細節總是咬得很緊的秦風,有點不好意思承認桌上這玩意兒的江湖地位——它太粗糙了,連個對比圖之類的東西都沒有。
王豔梅雖然開了很多年的店,但是跟娟姨一樣,她完全是粗放式經營,腦子裡根本沒有所謂的管理概念。乍一聽秦風這麼說,不由有些不解道:“你畫這個幹嘛?”
“為了賺錢啊。”秦風笑著回答道。
王豔梅更不懂了,不禁秀眉微蹙,一臉茫然。
秦風解釋道:“媽,你看這個圖,它是個曲線,反應的是我每個月收入的遞增規律。我把每個月賺的錢,都跟上個月做比較,然後得出這個月到底是賺多了,還是賺少了這麼一結論。這幾個月來,我每個月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大概是10,所以一個月過完後,收入的增長率如果低於這個數,我就該總結一下,這個月收入增長減慢是什麼原因,等找出原因後,再把問題解決掉。而如果增長大於這個數,我也要總結原因,接下來這一個月,我就要繼續這麼做下去。只有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秦風的解釋很泛泛,但王豔梅卻覺得高深無比。
她這輩子頭一回見到有人這麼做生意,不禁搖頭直嘆道:“你這些東西都是跟誰學的啊……”
“其實這些就是很基本的企業管理方法。”秦風笑了笑說,“而且畫圖的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看圖,本質上應該屬於查賬。透過對賬目資料的分析,企業的老闆才定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還有一些企業規模比較大,一些厲害的老闆,甚至可以從分公司的賬目上看出下面的員工是不是有搞內部腐敗,不過這個就比較專業了,需要很聰明的腦子和很老道的經驗。”
王豔梅雖然越聽越覺得玄乎,但與此同時,也從秦風的話裡聽出一點弦外之音。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每天都要對賬的原因?”王豔梅問道。
“對,而且這應該就是最重要的原因。”秦風很坦白地承認道,然後細細解釋給王豔梅聽,“現在咱們家的收入和支出,整個流水全都是在店裡進行,所以家裡的花銷和店裡的花銷,是纏結在一起的。這樣的情況目前來講倒是沒什麼,可是以後哪天生意做大了,再這樣肯定要出問題。所以我想了個辦法,就是分賬管理。”
“怎麼個分賬法?”王豔梅聽得來了點興趣,她左右看了看,想找張椅子坐下來,好好聽秦風說道說道。
秦風很識趣地趕緊站起來,先讓媽先下,自己站著指點江山道:“不管多複雜的賬,歸根到底,無非就是一進一出。就咱們家來說,進賬還是很清楚的,因為收入就只有一條路,所以要分開來管的賬,就是支出的部分。簡單來說,就是要搞清楚,怎麼才能讓錢花得明白。”
王豔梅思考著道:“第一步就是把用在家裡和用在店裡的兩筆錢分開對吧?”
“沒錯。不過這一步很簡單,我給你辦了那張專門存家用的卡之後,這個問題就已經被圓滿解決了。”秦風簡單作答,然後馬上接著說道,“店裡的支出分賬,要比家裡的稍微複雜一些。我把這筆錢,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運作支出,包括食材原料的開支,水電煤氣,鍋碗瓢盆,也就是狹義上企業資金鏈的最主要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人工支出,就是現在王浩和惠琴的工資;第三部分,是擴大再生産資金,就是把佔比例較大的盈餘利潤存起來,先暫時放在銀行裡吃利息,等什麼時候時機對了,就拿出來做下一輪投資的啟動資金。這三筆錢,我會分別存進三張卡裡,就是做三筆賬。”
秦風說著,開啟書桌的抽屜,從裡面拿出了一張王豔梅不知道的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