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我先走了。”秦風提起籃子,對蘇糖道。
蘇糖嗯了一聲,小聲道:“謝謝啊。”
秦風微笑道:“不用謝,過年回來買豆腐,再給我打點折扣就好了。”
蘇糖很幹脆地回答:“做夢。”
秦風呵呵。
蘇糖又對他道:“我們過年一般都是休息5天,你要是買不齊東西,等初八再出攤好了,初八菜市場裡的攤子,差不多全都開張了。”
秦風點點頭,轉身離去。
東甌市雖然在南方,不過大冬天的氣溫同樣很低,從菜市場裡買來的雞鴨魚肉,放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後,依然保持著應有的鮮度。
秦風回到家把晚飯的菜往冰箱裡一塞,接著便處理起了下午出攤要用的食材。
只花了不到2個小時,11點出頭,秦風就完成了工作。
今天他只做了300串,沒有賣不動的小排,沒有已經買不到貨的香蕉。做的最多的是牛肉餃子和芋餅,分別是50串,其他的素菜和葷菜,全都只準備了區區15串,大排則只有5串,唯有豆腐幹,比平時多了一倍,活脫脫一副“過年前友情出攤”的架勢。
就著老幹媽胡亂吃過午飯,秦風早早地就出了門。
冬日午後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秦風一路上慢慢回憶著上輩子的這一天,自己到底是在幹嘛,可惜時間過去太久,而在高一那年,秦風也完全沒有什麼值得他紀念一輩子的事情發生,所以,除了過年時那些親戚們對他和秦建國的刻薄與嘲諷,秦風什麼都想不起來。
十八中後巷不多的住戶門外,今天都已經掛上了春聯。
秦風特地從巷口推車走到巷尾,第一次數清楚了這裡還住了多少人家。
一共7戶,想必等到四五月份,十八中後巷拆遷的訊息傳來,住在這裡的人還會減少一些。
不過只有秦風知道,因為開發商和政府之間的扯皮,這裡的實際拆遷時間卻是一拖再拖,一直拖到06年此地居民的安置房都建好半年了,這裡的屋子才終於被拆掉。
先發拆遷款,然後建安置房,最後才拆屋子,如此神奇的辦事步驟,秦風兩輩子也就只見過這麼一次。
除夕之前,城管就已經不上班了。
秦風堂而皇之地把攤子擺在巷子口,平時出夜攤的那個地點。
十八中周圍的店鋪,今天總算關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幾家估計是沒錢也沒臉回家過年的小店,還依然發奮圖強地開著門。
秦風曬著太陽,讀著重口味的心靈雞湯雜志,零零散散地做著生意,從下午1點等到3點,終於等來了客人。
無論國內外,許多人都有午後時分吃小點心的習慣。
英國人管這頓叫下午茶,東甌市管這頓叫“接力”。
十幾年後,東甌市由於方言教育不利,絕大多數00後已經完全搞不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秦風大學專業是中文,對自己家鄉的方言也有過研究,所以知道“接力”一詞,出於農業社會的日常勞作。農民下午幹活辛苦,往往到了3點這個時候,中午那頓飯就消化幹淨了,幹起活來就沒力氣,而此時如果能吃點東西,那便能把力氣給接上,是謂“接力”。
這個點吃點心的人其實很多,而這一條街上,又只有秦風這一個攤子,所以不出意外,秦風攤子上已經遠近馳名的牛肉餃子和芋餅,沒一會兒功夫就賣斷貨了。
從老遠趕來吃烤串的人,早已改掉了非招牌菜不吃的壞毛病,於是連帶著,其他東西也開始進入賣光的節奏。
秦風眼見著鋁盤一個接一個空掉,不禁有點後悔今天帶的東西太少,這是他半個月來第一次犯這種戰略性的錯誤,但是話說回來,誰又能想到,今天居然能遇上這種類似壟斷經營的狀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