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隔壁的東家卻不肯賣鋪子。本來只值個一萬兩出頭的鋪子, 林卿卿給到一萬五千兩,後來又加到一萬八千兩,他仍是不肯賣。
“這鋪子我不賣, 但我可以租。”那人狡猾地道,“每個月租金一千兩即可。”
他是做生意的老手了,眼見著濟民書局開辦得紅紅火火,哪裡肯把自家的鋪子賣出去?只要濟民書局在一日,他的鋪子就沾著光, 怎樣也比賣了合算。
林卿卿見他不賣, 也就不再多說,客氣地告辭了。
她想再買個鋪子,是想多點地方放書。她叫人做的抄本,已經有一定的數量了。等到原有的書籍都被抄一遍,自可以把抄本單獨放在一起,便又多了一處看書的地方。
至於徐老先生講課的事, 徐渭跟她說過,老先生此時只是圖新鮮, 才答應一個月來兩回。過些日子,說不定一個月只來一回。
但他也說了, 叫林卿卿不必怕, 有徐老先生在前, 後面再請先生不會難。說不定,大家還要打破頭搶著來講課。
於是,林卿卿花了三千兩, 買了離濟民書局稍遠些的一間店面,佈置起來,仍叫濟民書局。新店的規矩跟老店又有不同,卻是隻叫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們進來。
她對老店的學子們說,到新店坐館,給孩子們講課一日,積得一分。積分並不算多,只比抄書輕省一些。卻是為了避免有些人為了賺積分,就胡亂給孩子們講課。
有心的,自然願意教人,而且還可以坐館一日,想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沒有人與之爭搶,再方便不過。
至於孩子們進來看書,要求自然鬆一些。只要年紀在十二歲以下,家中無力負擔讀書,就可以進來讀書。
新店裡並沒有請夥計,擦桌子掃地整理書籍等事項,全都交給孩子們。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不會做雜事的,而且做得幹淨又漂亮,一人輪一日,反倒輕巧又幹淨。
徐老先生照舊每個月來講兩次課,每次只有兩個到四個座位不等,是留給那些願意花錢買進來的人。因著後來需要的積分越來越高,索性定了死價,八千兩銀子一個座位。
林卿卿每次都與徐老先生對半分,拿著分到手的銀子,慢慢又開設了其他新店,卻是教女子讀書。這一下子,又引起了嘩然。
不少人都說,女子怎能讀書?又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識字有什麼用?只會養得心野了,在家裡跟男人,男子尚且不是人人都能讀書,怎能浪費機會給女子?
許多人家根本不許家中婦人、姑娘出來,也有家長開明的,願意叫家中女子去讀書。只不過,暗地裡有不少小人作祟,竟是警告那些女子,不許她們去書局。若女子一直不去,那書局便會歇業,東家自然會調整一番,把機會讓給男子們。
但林卿卿根本不受要挾,哪怕有些時候店裡只有兩三人,仍然照常開門。時間久了,許多女子便硬了心性:“憑什麼不叫我們去?”
她們做點繡活,給別人洗洗衣服,賺二十文錢並不難。有了機會,便不肯把錢全部上交,而是留下一部分,用去讀書。
不少人批判林卿卿,說她自己不安於室便罷了,竟勾得其他女子也變得野了。時間久了,還有人在朝堂上提起來,要求把濟民書局全部關閉。
徐渭不常上朝,就是去了也不怎麼理事,偏偏這一日給他聽見了,因此冷哼一聲:“怎麼,你要關掉本王的濟民書局?”
參他的那人一愣,很傻地問了一句:“書局是王爺開的?”
徐渭抱著手臂冷哼一聲:“是本王未來的王妃開的!那是王妃的嫁妝,日後王妃嫁給本王,還不是本王的?”
眾人都覺得無語。
但既然徐渭這樣說了,眾人懼怕他的渾名,再不敢多一句嘴。
濟民書局一共開了三間,便不再多了。一來,學子們有限。二來,東西少,大家才知珍貴,若是多了,信手可取,哪還有人珍惜?
巧的是,有過一面之緣的林淇到底是找來了,與林卿卿見了一面之後,請求做濟民書局的夫子,教孩子們讀書。
林卿卿對這人頗有好感,便應了他,反正其他人也不差這點積分,既然林淇不覺得教孩子們浪費時間,索性把孩子們讀書的那一間交由他全權處理。自然,不是白做的,林淇說了,他是沖著銀子來的,要求林卿卿每個月給他五兩銀子的月薪。
林卿卿應了他。
乘風書局自徐老先生那一回失了利,後來再也沒攪起風浪,開張了三個月,便換了掌櫃。
新來的掌櫃是個做生意的,要求每人每月交銀三兩,可隨時隨地來讀書。至於筆墨紙硯,一應按照市面上的價格,再也不肯免費。
由此,家中貧苦的書生不再去了,倒成了有錢公子們附庸風雅的地方。
林卿卿聽了訊息,只是淡淡一笑,西野王府縱是有錢,也不肯白花出去,既然知道與濟民書局爭不了好,倒是聰明地放了手。
打贏這一仗,林卿卿頗是開心,叫了一桌席面,請迎春、雲屏、蔣牧林、林淇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