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惠郡王將府中下人全都打發出去,以削減府中開銷,拿出積蓄,用來救濟涼城百姓。
“如今惠郡王府中,只有幾個忠實的老僕留了下來,府中婦孺也都做些針線活拿出去變賣。”
穆煜寧一邊看著資料,一邊聽他訴說,眉頭皺成了川字型:“皇上知道涼城的情況嗎?”
“皇上知道涼城今年發生了幹旱和地動,但具體情況他卻不清楚。”
穆煜寧詫異道:“怎麼會?你剛才不是說惠郡王上了摺子給皇上嗎?那惠郡王應該在摺子中說得很清楚才是。”
譚紀煊望著車壁上的花紋,嘆道:“惠郡王上了摺子之後,皇上就派了欽差去往涼城探查。
“欽差與地方官員勾結,隱瞞了一些情況。
“何況就算是皇上知曉了真實的情況,也不會撥更多的銀子,三十萬兩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涼城地處偏僻,又不能給朝廷提供豐厚的賦稅,更不是軍事要地,皇上不會花很多的銀子在一個毫無用處的涼城上。”
穆煜寧氣憤道:“難道就置那些百姓於不顧嗎?那也是他的子民,不是嗎?”
譚紀煊淡淡道:“在皇上眼中,子民只分為有用和沒用的子民。
“有用,他則庇護之。
“沒用,他則丟棄之。”
穆煜寧聽得憤慨不已,手指緊緊地捏著紙張,彷彿下一刻就要將它們撕碎。
譚紀煊繼續道:“雖說涼城在這兩次災難中死了不少人,但幸好惠郡王府和涼城百姓上下一心,勉強度過了難關。
“雖然日子過得艱苦,但好歹還活著,不是嗎?
“惠郡王心繫涼城百姓,平日開銷用度從不會奢靡浪費,就連府中都沒有姬妾,只有正妻。
“惠郡王的兒子韓世子也是如此,後院只有韓世子妃一個女人。
“原本惠郡王還有一個兒子和女兒,但在其年幼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所以他現在只有韓世子一個孩子。
“韓世子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將來是要繼承爵位的,所以這次便把小兒子送來了京城。
“韓世子本不想把韓厚德送來京城,因為韓厚德無論是從學業還是從品德各方面來看,都比其大兒子優秀很多。
“韓世子想著讓韓厚德繼承爵位,但惠郡王不同意,他說按照祖宗規矩,爵位就應該傳給嫡長子。
“韓世子不得不妥協,讓韓世子妃帶著韓厚德來了京城。
“當然,惠郡王送韓厚德來京城,也存著僥幸的心思,若是韓厚德一朝進了逸王府,惠郡王府乃至涼城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一點。”
難怪在宴會上,韓世子妃拼命地讓韓厚德展現才藝,以期博得逸王妃和皇後的賞識。
但韓厚德那個臭小子,似乎並不是十分願意,只不過父母之命不可違,他才勉強為之。
穆煜寧將紙張放回盒子裡,問道:“皇上屬意誰做逸王的嗣子?”
“益郡王的小兒子。皇上昨日還召見過益郡王,與其密談了一個時辰。
“益郡王從禦書房出來的時候,心情十分愉悅,我猜皇上與他應該是達成了某種協議。”
穆煜寧瞥了他一眼,果然是深藏不漏,連皇上的禦書房,都有探子。
“逸王妃屬意的三個人選當中也有益郡王的小兒子,不過還有韓厚德。
“逸王妃已經邀請韓世子妃和韓厚德住進了逸王府,若是韓世子妃聰慧,這幾天在逸王府多下點功夫,我相信韓厚德入主逸王府不是什麼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