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侍郎藍成陽?
皇上眯了眯眼睛,想了片刻,提出了一個新的人選:“朕以為張煥志在杭州做太守成績突出,且他勵精圖治,將杭州治理得很好。
“朕相信他回到京城之後,也能在兵部有所作為。”
頓了一下,又慢悠悠地問向大臣們:“愛卿們以為如何?”
提議“承恩侯”的那位大人嚴肅道:“皇上,不可。
“張煥志為官才十年,資歷不夠。
“且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任職,對京城不甚熟悉。
“要是貿然將他提上來,恐怕他會手忙腳亂。”
皇上的臉色黑了黑。
有人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
“那張煥志原本就是京城人士,對京城甚是熟悉。
“再則以張煥志的能力,他出任尚書相信很快就能熟悉職務。
“皇上,微臣以為張煥志能堪當尚書一職。”
立即就有幾人站出來:“臣附議。”
皇上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但朝堂上這麼多的大人,除了這幾位大人,剛才各執己見的大人們又開始爭吵了起來。
鎮國公和肖閣老就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而譚紀煊則站得筆直,眼觀鼻鼻觀心,沉默著。
皇上一直都沉著臉,見他們一直在爭吵,便看向了鎮國公:“鎮國公以為兵部尚書應該選誰比較好?”
殿中突然安靜了下來,眾人都看向了鎮國公。
鎮國公沉穩地朝著皇上行了一禮,緩緩說道:“臣以為還是承恩侯的資歷最老,由他出掌兵部最為合適。”
發表完自己的意見之後,鎮國公又退回了原地。
皇上眸光黯了黯,見他們又有要爭吵的架勢,便不耐煩地一揮手:“好了,此事後議,內閣再好好商議,提交一個合適的人選出來。”
說完之後就起身離開了大殿。
眾人跪拜:“恭送皇上。”
皇上離開乾清殿,在去往養心殿的時候停下了腳步,想了一下,轉步去了慈壽宮。
太皇太後看見他很高興,連忙招手道:“皇帝來得正好,來陪哀家一起用早膳。”
於是,皇帝陪著太皇太後先用了早膳,然後坐在一起說話。
聊了幾句閑話,皇帝就對她說起了早朝上的事:“...朕以為張煥志雖說只有三十幾歲,但為官也有十年,對官場也很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