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客氣了,那老奴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公公請。”
紀先生領著孫公公去往客院。
譚紀煊目光深遠地看向院子,視線停留在那角落裡的石榴樹上。突然想起他夜探鎮國公府時,穆煜寧的院子裡似乎也有一棵石榴樹。
穆煜寧院子裡的石榴樹果實累累,壓得樹枝往下掉。而眼前這棵石榴樹上的果實卻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太小個了。
他其實也就是在今日淩晨才趕回都督府,將事情安排妥當之後,他還睡了一覺。
他常年習武,身體自然比常人要好,睡上一刻鐘,就跟沒事人一樣,精力充沛,自然不會有黑眼圈之類的。
想起剛才孫公公打量他的眼神,就忍不住露出鄙夷的神情。
晚上,譚紀煊和幾位將領跟孫公公在飯桌上推杯助盞,酒至酣處,孫公公免不了就跟常駐北地的這些將領炫耀一番京城的繁華豔麗。
譚紀煊向幾位將領打了個眼色,便離席了。
月黑風高夜,樹影斑駁,萬籟俱靜。城中依稀還能見到燈火人影,城外的小山村就只能依稀聽見幾聲狗吠聲,家家戶戶都已經吹滅蠟燭進入了夢鄉。
譚紀煊沒帶任何影衛,一個人施展輕功,就如一隻潛伏的老鷹掠過天際,翩然而去。
在洛城南郊十公裡處的一座寺廟前,譚紀煊停在門口看了看提在石碑上蒼勁有力的字。
“蒼梧寺”。
這是衍止大師的字。
衍止大師是太祖皇帝時期的國師,後來太祖皇帝駕崩,衍止大師便辭去官職,雲遊四海。
衍止大師是一位得道高僧,途徑大江南北,世人遇到苦難,他便出手相助。
後來世人皆言,衍止大師是佛祖派來普度眾生、救世人於水深火熱中的弟子菩薩。
身形移動,黑影一閃,譚紀煊來到了南邊一個獨僻的小院子。
只見院子中央的石凳上坐著一位面如冠玉、英姿挺拔的年輕公子,看起來二十幾歲的模樣。烏黑的發絲沒有盤束,任由其披散開來。
他神態沉靜,右手撚起一顆黑子,放於棋盤上。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優雅,讓人賞心悅目。
正如那句詩所說:君子世無雙。
如若不是譚紀煊親自跟蹤調查,恐怕他也不會相信眼前這位年輕公子就是世人所稱頌的得道高僧。
沒錯,這位年輕公子就是衍止大師。
從太祖皇帝駕崩至今已經過去八十年了,雖然大家都不知道衍止大師出生於哪一年,但估摸著衍止大師至少也有一百來歲了。
文宗皇帝也就是先帝在世時,衍止大師銷聲匿跡了二十年。
之後再出現在世人眼前的衍止大師蓄起了頭發,容顏更為年輕精緻,世人卻見而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