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氏揭短:“四個小魔頭,誰也離不開誰。”
……
“哈……欠……”
樊大華是第一個犯困的人。
上官廷立即發揮小統領精神:“大華,你睡覺去。”
樊大華搖頭:“我不去。”
“哈哈,大華沒精神了。”楚行伍笑話他,元大勝跟著鼓掌。
上官玉最大,總是陪祖母和太後的她,別看同樣是六歲,一舉一動都溫柔得體。
先阻止楚行伍:“舅舅不要取笑人,皇舅母在接小弟弟呢。”楚行伍對外甥女兒扮乖巧,拖長嗓音:“好……”
元大勝第二個:“大華,我和你是好兄弟,我鼓掌不是笑話你。”
樊大華走來:“大勝,我們是好兄弟。舅舅,我們是好兄弟。哈欠。”打到楚行伍面前。
楚行伍立即也有了睏意,也是一個哈欠。
上官廷繃緊的小臉兒上有笑意,發號司令:“舅舅睡覺去了。”楚行伍口齒不清的堅持著:“咱們是好兄弟,我等你們。”
太後和上官夫人忍俊不禁,舅舅你是好兄弟,這輩分兒可真齊整。
小兩歲的石欽格外聰明,扳著手指頭算的自己愁眉苦臉:“舅舅……兄弟……”
“哇……。”一聲大哭,打斷石欽即將出來的答案。太後喜氣洋洋起身,往內殿問道:“殿下還是公主?”
上官夫人也在後面翹首。
裡面抱出小襁褓,宮人賀喜:“是個小殿下。”
“給我。”太後接到手上,在宮燈明耀裡沒來由想到崔氏母子。二殿下元承策納婢,至今沒有子嗣。監視他的人不可能只有過明路的崔疾和地方官,同村的人也有兩個。
在子嗣上面,崔氏母子又落後。
因有二殿下,益王才和西寧王對抗,若沒有鐵權死拼,一萬精兵險些留下稷哥性命。益王已去,有時候對益王的恨很容易轉移到崔氏母子身上。
殺他們?
太後做不出來,到底是先帝的子嗣,何況新豐帝大權在握。
侮辱?
也沒有必要。
抱上親孫子在手,太後在此鄙夷幾聲,看過小殿下,讓人請新豐帝前來。
新豐帝一直勤政,自從國舅說服他,讓安泰公主去關城,他就更加勤政。
快馬奏章、信件這些,一般都是當天看完。
新豐帝來的時候,在殿下見到一高一矮兩個身影往沒人的地方走。認一認,是上官玉和形影不離的石欽,
冬雪飄離,梅花清香似遠古曳來,新豐帝回想下,兩個人厚墩墩衣裳,但亂跑說不準會受涼。
孩子們已拐彎,新豐帝跟在後面。
轉角處,風筆直如刀,新豐帝就更擔心他們在風口上,加快一步,聽到順風飄逸的小嗓音。
上官玉很擔心:“欽哥,太後說如果是小弟弟殿下的話,就許給我。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