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韓囡囡也抬了手。
兩人同聲斥責:“宮裡,也是可以亂說亂動的?禦賜的東西,也是你們能亂碰亂摸?”
雙手捧著如意,在楚芊眠面前跪下請罪:“我們不堪配殿下,但不由她們定奪。”
“記下。”楚芊眠淡淡,命二人起來,收好如意:“太後的恩旨,誰能駁回?隨我來,要說你們對太後說。”
太後和國舅正說著,見到她們進來,朱細細韓囡囡跪下把話說了一遍,又中太後忌諱:“打著主意來的?”
她冷笑:“幸虧我沒有再選。”
“母後,我也沒有再選。而有幾句話,不得不回。”楚芊眠道。
“你說。”
“我父親曾說過,娶妻是妻子,此生足矣。我母親說,嫁人是丈夫,就不後悔。今皇上選秀固然要守舊規矩,但舊規矩難道不是體貼皇上,更好的治理國家。以我愚見,並不是一定要十個或八個。等皇上真的生出心愛,也不拘十個或八個。為的,都是皇上文治武功,並不是六宮添足顏色。”
上官國舅莞爾,他家的兒媳怎會選錯。
太後哎呦一聲,有什麼在腦海中清晰起來。因有大殿下,先皇另給西寧王、東海王、南疆王密信。
南國另立,由此而來。
先皇兢兢業業,不發病算勤政之人,但數年動亂,他地下有靈必然心痛。
選嬪妃一事,還真的是為文治武功,而不是為誰生的好,或年紀相仿。
主要是新豐帝喜歡,宮中放心就行。
一生是皇後,愚守規矩的上官太後點頭:“這話在理。”當即下旨封朱細細、韓囡囡位列九嬪。
皇帝雖小,二嬪一個十五歲,一個十六歲已到年紀。擇吉入宮,先行陪伴皇帝。
按本朝定製,嬪上是妃,妃上是四妃,四妃上是貴妃、皇後。
這就和楚芊眠出去,再上殿,再挑,清一色的宮女做起。
太後再一次強硬,失望的人無計可施。
朱家、韓家喜出望外,本朝土生土長,不是楚雲期夫妻心思不同別人,沒有不願意之想。
晚上在家裡說起來,朱細細萬分感謝楚芊眠:“如果沒有姐姐救下我們,我們就不會和稷哥遇上,也就不會有今天。”
韓囡囡在家裡也這樣說:“幾個好念舊,還不是姐姐許我們陪著他。”
進京的薛、羅、萬、馮……。高興不起來,不知哪一個先伸出手,主事的人坐到一處。
“打聽明白,朱家韓家對長公主感激於心,是她的心腹人。”
“這事讓長公主操縱。”
“她現在全仗哄著皇上,當然懼怕皇上枕邊人對她沒有感情。”
薛中等大家發洩的差不多,清清嗓子,心痛的道:“如今俞太傅變成保寧王,反失去銳氣。宮裡又有這位殿下,上官家繼續獨大。只要合情理,獨大就獨大吧,但是君側不容他人,也太狠毒。”
大家達成一致:“清君側!”
------題外話------
錯字再改。
求!
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