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夥計興沖沖的,扛著桌子和板凳。
上官夫人陪著進來,直到太後面前:“娘娘,這就是三掌櫃和三娘子,稷哥自到江南,天天在他家飯館吃加餐,只掛賬不給錢。回京路上,難為他這擔子一路跟來。”
又送小陪伴上來:“這是西寧王府二公子鐵標,這是西寧王麾下花離將軍膝下五姑娘,花錦秀。”
上官太後和鐵標、小五說話時,三掌櫃、三娘子忙活開來。
暖身湯是昨夜熬上,兩個青菜要現炒。油煙升起來,太後的宮人盯著,做好,三掌櫃另取碗筷自己嘗過,請太後宮人嘗過,稷哥已不耐煩。
“真是麻煩,我在江南的時候想吃就吃了。”
三掌櫃、三娘子的心暖暖的。
總算能吃,稷哥又不高興:“標表哥,小五姐姐,你們坐那麼直,還吃得好嗎?姐姐說凡事兒要放鬆。”
太後莞爾,親口道:“隨意些,以前怎麼陪太子,今天也不變。”
花小五經過數月已習慣,頭一個自如。端起小碗送到稷哥面前:“我要兩塊,比標哥兒多。”
“我知道,標哥兒表哥一塊魚肉,小五姐姐不能瘦,胖才結實喲,給你兩塊。”
稷哥幫他們分魚肉,三娘子在後面照管,看上去小大人般。
上官太後看著太子結實而肥的胖臉蛋子,淚水湧出來。這一回,不是傷心淚。
吃完,三掌櫃的挑擔子出去,甫一出宮門,三娘子喜滋滋兒地道:“掌櫃的,你這挑擔子進宮門,看上去比勝哥還要派頭。”
兩個夥計爭先恐後:“是啊,挑子到金殿上,全國您是頭一份兒。”
“是金殿?”
三掌櫃的全心在稷哥的午飯上,沒留神看周圍。他也喜歡了:“在金殿上架油鍋炒菜?”
“可不是,炒菜了。”三娘子越琢磨越有滋味。
一行人好的,在王府裡住。
魯王等人還在金殿上,太後讓備午飯。此時有什麼吃什麼,稱不上宮宴。
吃飯的時候,她請上官國舅同桌,問他怎麼論功行賞。
“知兒要定楚姑娘,很好,咱們家好好待她。他要不納妾,也由他去。楚姑娘也當得起。但這是上官家給她。論國法,楚姑娘應該怎麼賞賜?還有呂家。送糧是大功,城頭上擒國賊大功。這三掌櫃三娘子照管太子吃喝,更是大功。”
------題外話------
這個情節不是臨湊,是本來就有。
周奇和陶嬌珠成親,崔玉珍又是為複國見二殿下,而楚芊眠不納妾,上官夫人應該想到崔玉珍回來怎麼辦。
俊秀人物,不會少愛慕者。
崔玉珍身邊,也應該有。
哪一朵好花好山與好水,只有一個人神迷?
與上官家公開感激她,並不沖撞。
為什麼上官國舅見崔柔妃時不說,這不是國舅風格。你家姑娘為我家兒子死了,放心吧,配個親事。有無聊和敷衍之感。
上官家的感激,才見真心。
求!
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