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拜下來,稷哥高興了。見過姐姐年年受難民拜的他恢複笑嘻嘻:“拜我姐姐就對了。”
楚芊眠因此得到特權,抱著稷哥坐下來。
帶上崔柔妃,崔柔妃第一個照面滑倒在地。
像!
稷哥比先帝白胖,比先帝看著結實。
但是輪廓像先帝,五官像上官娘娘。
崔柔妃的內心之感毫不疑心,那麼,她和二殿下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她不知道上官國舅的心思,也就認為屠刀隨時到眼前。
這可怎麼行,她還有二殿下要護持呢。
“玉珍呢?玉珍為你守身數年,她在哪裡?”崔玉珍撒潑般道。
回答她的,是八個大漢抬進一口棺材。
幸虧有呂家,附近商鋪都熟悉,離運河又近,以最快的時間運來一口最好的棺材。
從稷哥、楚芊眠到上官知,都黯然垂首。
上官國舅敲擊棺木:“這聲你聽聽,是我們最短時間能尋到的最好棺木……”
只說到這裡,崔柔妃唇角泛起惡毒的笑:“只棺木不行,你,”手指上官知:“你得以正妻之禮葬她!”
崔柔妃提條件並不讓人意外,上官知的回答也不是今天才準備。身為京中貴公子之首,上官知對這種事經歷的太多太多。雖和崔玉珍的不一樣,但為他死這事並不稀奇。
崔玉珍的不同,因她還跟隨上官夫人數年。
上官知理直氣壯駁斥:“從京亂那天開始,為我、為全國死的人不計其數。娘娘的意思,所有為我死的人,我都要娶,那我娶得過來嗎!”
崔柔妃啞了嗓子。
確實如此。
京亂那天,為二殿下死的宮人中宮女也好些。如果她們活著,問她們要不要嫁給二殿下有個名分,她們中說好的不會少。二殿下要不要把她們放在心上,永不磨滅?
但柔妃不想放棄,如果放棄,就等於向太子稱臣。她眼下能抓住的事情就是崔玉珍之死,雖柔妃沒看到崔玉珍怎麼死,但玉珍跟隨上官夫人數年,這就是本錢。
崔柔妃撲到棺材上,大哭:“玉珍吶,你死的好慘吶,可憐你是上官娘娘指給上官公子……。”
惹惱房外一個人。
官員參拜,女眷排在後面,陶嬌珠因此在這裡。
陶嬌珠走出來,指著崔柔妃罵道:“賤婢住口!”
“你敢……罵我賤婢?”崔柔妃不敢相信。
“論功勞,誰能比得上撫養太子的楚姑娘!楚姑娘和上官公子生情意,是在患難之中,不是誰倒貼上誰!論情意,你不知道嗎!玉珍姑娘也好,我也好,別的人也好,都是單相思喜歡上官公子。如果上官公子對玉珍姑娘有情意,上官公子還會和大名郡主定親嗎?你這個二殿下的生母,一心想把二殿下推到皇位上,所以鼓動玉珍姑娘喜歡上官知,難道你心裡沒數!”
崔柔妃怔怔中閉嘴,這話罵到她心裡去。
確實!
如果上官知對崔玉珍有情意,別說沒有楚芊眠,早就沒有大名郡主。
一直是姑娘們追逐上官知,上官知沒有回複。從陶嬌珠到崔玉珍的願當妾,都由自己一心喜愛造成,再由家中造成。
崔玉珍入上官家,是上官娘娘首肯後,為小太子籠絡崔家而定。
陶嬌珠嫁給周奇以後,回想前情,愈發明瞭上官知的心思。他一個也不喜歡,只是姑娘們自己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