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心裡一涼,已知上官夫人下面的話意。
上官夫人含笑:“我兒子名喚上官知,已向楚姑娘求親。”
尤九娘茫然中帶著驚嚇,彷彿這句話中字字炸雷。難怪他不肯吐露名姓,難怪他……尤九娘有些清醒,上官公子從沒有表露過愛意。
是自己愛慕於他。
不知怎麼想的,她脫口道:“楚姑娘答應了嗎?”
上官夫人詫異她有這麼一問,但耐心的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楚姑娘怎麼能說答應?是我家鄭重向她的外家西寧王府求親,西寧老王和王爺已答應。”
對老王來說,現在就是定禮沒理清楚。
皇後。
國舅。
王府。
尤九娘再不聰明,也聽出門當戶對。而她自揭竿後尊嚴上升,當妾這心思不可以出來。
她輕輕抽泣起來。
“你是個好姑娘,你要是不嫌棄我,我為你挑親事可好?以後我回京去,你也可以常來常往。”上官夫人柔聲。
尤九娘搖搖頭:“不了,龍配鳳,雨從風。我也有人求親,不勞您費心。”
跌跌撞撞走開,十幾步以後堅韌有力。
上官夫人目送她直到離去,沒有說些為楚姑娘好好出力的話。在曾大人眼裡,他們尚且不入眼,何況是上官夫人。
楚姑娘幫他們,只因為稷哥是太子,這天下是稷哥的,她非做不可。
……
“蒙郡主青眼,不勝惶恐。奈何亂世紛擾,自顧尚難。苦盼一聚,在吾心田。想青鳥垂憐,終有到來之日……。”
信的署名是南疆王世子段平的小印。
大名郡主笑一笑,把信給母親,再次開啟的,來自東海王世子石蛟,意思和段平的差不多。
都是我也喜歡郡主,但是這世道先得顧好自己吃喝,填飽自己肚子和麾下人肚子不容易。
換成一句白話,你郡主有什麼家底子,值得我們去相見。
益王妃摔信沉面:“都精如鬼。”
“也比二殿下強。”大名郡主道。
益王妃無奈:“確實。”
她不相信段平也好,石蛟也好,不知道二王聯手的重要性。但是沉得住氣提條件,可想而知平時辦事也不會差。
平庸的二殿下不能相比。
第三封信,回來的也挺早。沒拆信,大名郡主聞一聞,好看的眉頭擠在一起:“牛羊味真重。”
郡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先後給南疆王、東海王,及關外異邦貴族子弟去信,意思都一樣。這封信,是韃靼國君的兒子忽烈王子所回。
王子回信最直白:“美麗的郡主,收到你的信幾天幾夜沒睡覺。想到中原富饒的地方,又幾天幾夜沒睡好。願與郡主合兵,抱起你們中原的鼎,我氣力不錯,郡主不要擔心我抱不起來。”
第四封信,湊趣般的也在今天到來,大名郡主照例是一嗅:“有山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