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楚芊眠聽上官知和太傅推測過。他們對二殿下的個性都無贊賞,不認為二殿下有能力說服益王,都贊成益王花言巧語,或者直接讓二殿下母子禁錮府中。
“曾大人知道的,和崔疾往來密切的人,又讓南疆王殺了好幾個。曾大人身處夾縫之中苦不堪言,曾公子又要尋找我家,就讓曾公子每年往外面走動,這才能知道上官公子在西寧,曾公子本是來找上官公子的,在路上聽到妹妹名聲,想到姓楚,直覺認為與我家有關,就來到妹妹這裡。”
楚芊眠沉吟:“南疆王看熱鬧的心思,但他殺人,居心已表露大半。太傅曾試圖給二殿下傳信,讓他小心益王坑他,石沉大海沒有迴音,也就不能得知二殿下的近況。而據上官夫人所說,崔玉珍到益王府後直接消失,派人去打聽也沒有聽說過,不知是生是死。這不符合益王擁立之說。軟禁這話,倒最適合。”
“堂姐,咱們一舉拿下益王、南疆王再回家去,不然也是稷哥以後的麻煩。”楚麗紋躍躍欲試,或者說對這些袖手旁觀的人悲憤滿腔。
楚芊眠嫣然柔聲:“這要和舅舅商議才行,舅舅如今不在這裡,舅舅還要守關城,如果能徐徐圖之最好不過,舅舅的擔子也輕。如果……。”
上官知在就好了。
但他不在,楚姑娘身邊只有文官太傅和女眷上官夫人,只能自己先拿主意,再大家商議。
左思右想,都不得法。難民雖可以激勵,卻不能真的和士兵相比。楚芊眠低嘆一聲醒神,見房中寂靜,從稷哥開始到姐妹們,屏氣凝神等著自己說話。
楚芊眠故作輕松:“幸好,曾公子是可靠的,為了路上方便,繡紋姐姐,您看先成親?”
楚行劍楚行斧、刀豆槍豆、周奇等公子們,為上路方便,在西寧王府裡成親。
這提議並不牽強。
楚繡紋姑娘本色出來,一扭身子小跑出去,楚繡紋、楚嘉紋笑著在後面追:“回來,說姐姐正事,當事人快回來。”
餘下的人一笑,見天色已晚,各自散出。
打發稷哥睡下,楚芊眠對燭火沉思。稷哥太小了,要是十二歲,十歲,七歲也成……表明身份天下歸順,請舅舅協助,揮師先剿益王,再南下統一,那該有多好啊。
……。
半個月後,益王府上亂成一團。
益王在書房裡痛哭大罵:“鐵家,本王和你勢不兩立!你怎麼能殺我的世子!”
哪怕出錢贖人,談談條件也行啊。
有二殿下在手,認為有一天能讓鐵家歸順的益王徹底死心,鐵家這是一條道兒走到黑,決定要自立為王了。
他往外面咆哮:“點將,兵分兩路,一路把姓楚的女子殺了!一路陳兵與西寧邊界,本王要和他拼了!”
內宅裡,卻有不少人高興。益王妃對女兒大名郡主輕輕地笑,愉悅溢於言表。
“不是我生的,還敢不求我庇護,雖然你父親百般周護,我也知道他命不長!”
大名郡主也笑:“母親,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大弟不在了,父親亂了心,家裡卻亂了天呢。”
拿起熠熠生澤的甜白瓷茶碗,呷上一口,益王妃愈發優雅:“等著吧,這個家又要重新回到我的手裡了。”
“回王妃,二姨娘帶著四公子,六姑娘前來叩見。”丫頭回話。
母女相視笑容可掬。
“見過王妃,如今世子沒了,以後四公子會好好孝敬您,王妃讓他往東,他就不會往西。”
二姨娘卑躬屈膝。
大名郡主甜甜的聲:“可是六妹妹和我可不好。”
六姑娘膝行到大名郡主面前:“我怎麼樣姐姐才痛快,我這就照辦。”
“回王妃,五姨娘帶著二公子、三姑娘、七姑娘前來叩見。”
“回王妃,七姨娘帶著公子姑娘們前來叩見。”
益王妃忽然就得到闔家尊重,這尊重前所未有的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