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行劍進京的時候,見到寂靜一片,街上看不到人。魯王府也是一樣,雖有僕從上夜,但稀稀拉拉幾盞燈籠,按小郡主說的提示,他順利的摸到魯王的臥房。
魯王大喜:“我女兒還在?蒼天有眼吶。”把朝中的事情說給楚行劍,讓他帶出去。
“前年國舅要帶我走,我想到女兒出城遊玩,我走了,她回來可找誰呢?再亂,就是女真人佔了這城,也不會長久的不允許出入,我就留下。後來,團雪一直不回來,我聽說城外也有女真人,我以為她不在了。我心灰意冷,不管國舅和太子在不在,我都要報這大仇。奸帝朝堂空空,讓我上朝,我就上朝,好尋找機會。奸帝不算相信我,但能上朝,就能聽到很多。”
細細的介紹著:“益王沒有起兵時,京外的客商來的很多,慢慢的恢複一些氣象。雖和以前相比差的太遠,如果按這樣辦,這新朝也能穩住局面。但是益王得到二殿下,在去年起兵。把往京裡來的錢糧道路堵死,奸帝好不了幾天。國舅會來嗎?再不來益王就要得手!”
楚行劍不能回答,由一起回來的人回話,送上一封上官知的親筆信件。
魯王看完以後,大喜:“好好,請回複公子,我必然按他說的辦,在這京裡等著他們回來!”
說到這裡,楚行劍就應該告辭。魯王面有難為情,讓兩個人再坐片刻:
“我女兒信裡說有位叫呂勝的公子救了她,因為曾一馬並騎過,她應該嫁給他。這呂勝我知道,不就是呂奶孃的親戚嗎?這門親事怎麼能成?”
楚行劍把呂勝美言一通,同行的人也說呂勝厲害。
魯王面上漸漸放光:“江南大賈?”
“花槍能破鐵家槍?”
楚行劍再道:“實不相瞞,這親事本是我家老爺許給我家姑娘的,但呂小爺和小郡主在一匹馬上超過半年之久,從冬天到夏天。”
魯王嗆住,咳了兩聲,這描述任誰也一想就明白。
“好吧,花槍能破鐵家槍,這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親事,我答應了。”魯王想的更多的,其實還是團雪還在,這個呂勝功不可沒。團雪要嫁,就嫁吧。
這一場亂好似照妖鏡,亂中救人的,都不是壞人。
王府門外,可以看到宮門。樊老夫人婆媳又燒起紙錢,一面打量宮門。
“我們以前不敢來這裡,來這麼一回你看清楚。宮門上有多少人?是什麼人當家?”
姜氏年青些,眼神兒好些,雖看不到人臉,點人數還行,忽然驚喜:“婆婆,像是換崗。”
“哦哦,你看明白。親家有一天會把華哥送回來,他們要進城的快,咱們可得把這訊息都弄清楚。還有,等下把這兩年查明的城門上換崗,都是什麼人,記得告訴楚行劍。”
樊老夫人在夜風中緊握柺杖冷笑,從她決定回京的那天,不僅是不給親家找麻煩。其實她當時沒跟去也挺好,不然關外雪寒,一個老人未必經受得住。
另一個原因,就是以老人的敏銳,她知道有一天國舅會回京,需要京裡的訊息。
京亂去了的人,就白去了不成?要讓奸帝陪葬!
“給壞小子樊雷也燒張錢,讓他以後投胎當個好人。”
姜氏答應著。
壞小子樊雷死在京亂那天,老夫人婆媳回京後,把他安葬。這下子華哥回來,再無擋路之人。
留在京裡的人,夜裡燒紙的不在少數。或者說,有人見到老夫人婆媳到處街口燒紙錢,跟著學會。
巡邏兵認得她們,徑直過去不問一句。
魯王送楚行劍兩人,叮嚀又叮嚀:“國舅一天不回京,郡主就一天不要回來。”
雖知道楚行劍出去不容易,但還是忍不住給女兒送兩件稀世珠寶:
“要去西寧王府住?拿這個當盤纏和花用的錢吧。”
樊老夫人送楚行劍兩個離開時,也是同樣的話:“國舅不回京,讓華哥夫妻不要回來,這裡不太平。”
第二天,魯王讓人想法子給上官皇後,如今的太後送信,告訴她太子平安,康健樂寧。
……
天氣漸暖,舒適的車上,車簾換上輕紗。太子可樂了,外面有好些風景看。
“桃花。”
楚芊眠教他認,又教他念桃花的詩。
最早的桃花詩,是詩經裡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春天桃花怒放,有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歸婆家。
上官知心癢難搔,怎麼不念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