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一驚,想到益王完全有推翻盟約的可能。
丈夫和兒子都不知去向,大名郡主再嫁別人順理成章。眼高心大的益王府應該欣喜若狂,這是一位皇子殿下。
心裡再急,上官夫人也靜觀其變。看來看去,看不出益王的意圖。崔玉珍自告奮勇,就從這裡說出來。
崔玉珍為什麼不嫁二殿下?表兄妹成親,親上加親。
這姑娘眼裡只有上官知,從小就這樣。而柔妃考慮到自家表兄妹成親,就少籠絡一家。她相中上官知,就讓她去吧。和上官國舅府上有親,就當時中宮無子來看,只好不壞。
這一路上,崔玉珍對國舅夫人不離不棄,上官夫人看在眼裡。讓她去確實合適,但是:“萬一益王不把柔妃放眼裡,你只怕要吃苦頭。”
上官夫人想說的還有一句,不把國舅放在眼裡,審問崔玉珍就能捉拿自己。
崔玉珍並不糊塗:“三刻鐘我不回來,請夫人速離此地。”
她走以後,上官夫人心神不寧地等著。另一個姑娘道:“三刻鐘到了,夫人,咱們該走了。”
中興侯嫡女陶嬌珠,也不離上官夫人左右。另外,還有周家的親戚,和一些女眷。
“夫人,該走了。”大家催促。
上官夫人哭道:“這就拋下她嗎?”
大家垂淚,陶嬌珠扶起上官夫人離開。剛到客棧門口,和迎面而來的益王碰個頂面。
“這不是國舅夫人嗎?”益王親自帶兵前來。
這位王爺不知道崔玉珍身邊還有哪些人,而縱然知道國舅夫人,也是帶兵強請的妥當。
上官夫人看陣勢就能明白,冷冷一笑:“王爺這不像歡迎我吧?”
“本王親自到來,為的是接夫人回府。”益王笑道:“夫人請。”
店中一隻酒缸飛過來,護送國舅夫人回來的風一、風二等人平時不怎麼露面,住店的時候也不是一起投宿,這個時候沖上來。
陶嬌珠等人和國舅夫人從後門出來。
到了城外,陶嬌珠的嬸娘,國舅夫人的妹妹陶周氏罵了起來:“我就說崔家沒有好人,”
國舅夫人冷靜地道:“不見得,是我疏忽大意。玉珍一進益王府,如果有人聯想到什麼,查她住的客棧就能找到我們。”
這個時候,崔玉珍眼睛不住看著沙漏,還在和大名郡主周旋。以前的崔姑娘多高傲,什麼時候對郡主正眼看過,此時滿面阿諛:“郡主不要再冤枉我了,我是一個人逃出來的,我身邊沒有別人。”
她想著多拖延一刻,國舅夫人可以出城,可以走的遠遠的。
大名郡主嘲弄中並不揭開。
父親相當重視從關外逃回來的人,他要知道太子在不在,和太子在哪裡,已親自去查。
只怕這會兒,已把人往府中帶。
房中還有另一個人,二殿下元承策。
崔玉珍和二殿下相認,二殿下帶她回府,直接就到大名郡主面前。她進府三刻鐘已過了,崔柔妃還不知道。
盯著沙漏,大名郡主打心裡嘲笑,這個和自己爭搶丈夫的人,也有落到自己手裡的一天。
崔玉珍各種討好,只為拖鐘點。
元承策各種討好,勸崔玉珍多說些出來:“再想想,當時你身邊有哪些人?死了的是誰,國舅現在哪裡?”
……
上官國舅和西寧老王同時收到信。
國舅展開來,是上官夫人的親筆:“益王背信棄義,將擁二殿下而起兵。”
西寧老王收到信後也是變色:“國舅,你來看這個。”
從速度上看,西寧王命兒子一路開闢給養線,雖然路程遠,卻無阻擋。
國舅的私兵出關城,卻得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