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青鸞總在皇上和小皇子面前自稱我的習慣,伺候在未央宮的宮人們已經習慣了,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幾乎一瞬間驚掉了眾人的下巴。
八個月的孩子會冒出簡單的音節,在許多口齒伶俐的嬰孩當中,其實算是比較常見的,不過,也僅僅只是冒出單音節而已,而蒼紫宸在開口之後,發出的第一個音節卻是,“青……鸞……”
嗓音軟糯,帶著嬰孩特有的稚嫩,奶聲奶氣。
但是吐字緩慢而清晰,連“鸞”字這個對於小孩子來說比較困難的發音,從他的嘴裡說出來,竟也絲毫沒有錯音。
所有伺候在身邊的奶孃和侍女霎時全體呆滯,“……”
這是什麼狀況?
八個月的孩子會冒話不奇怪,能拐個彎雖然比較罕見,但是也可以理解為帝王家的孩子聰明早慧,天賦異稟。但是,他發音的時候,叫出的為什麼不是“娘”,而是直呼自己母後的名字?
面對這樣的情況,青鸞也是呆了一下,眼神下意識地掃了一眼眼前前呼後擁的一幹人等,所有圍繞在身邊的侍女、嬤嬤、奶孃瞬間撲通撲通跪倒一大片。
“奴婢冤枉!”
“娘娘明察!奴婢絕對不敢在小皇子面前大逆不道!”
“娘娘饒命!”
此時此刻,八個月的孩子能準確地喊出自己母親的名字,已經不是她們驚奇的關鍵了,而是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會知道皇後娘娘的閨名——這才是關鍵。
伺候在未央宮的侍女和嬤嬤們大驚失色,她們現在唯一想到的可能是,一定是有人在她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大逆不道地在小皇子面前唸叨著皇後的閨名了。
否則,這件事該怎麼解釋?
但是,伺候皇後和皇子之時,從來沒有過誰和皇子單獨相處的時候,不是有嬤嬤,就是有奶孃伺候在一旁,那麼如果有人如此膽大包天,顯然一定會有人知道的,可是——
嬤嬤、奶孃、侍女們齊皆駭然,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青鸞追究起來,就算她們真的冤枉,只怕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青鸞饒有興味地與那雙黑亮的眼睛對視著,嘴裡卻不以為意地道:“都起來吧,不是你們的責任。”
聞言,跪了一地的侍女嬤嬤頓時如蒙大赦,滿身冷汗地站起身,悄悄覷著青鸞懷裡的小皇子,面上依舊殘留著幾分驚疑不定。
危機解除,眾人又忍不住在心裡嘀咕,小皇子也未免太聰明太奇怪了,誰家的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不是喊娘或者喊爹,而是直接喊娘親的閨名的?
他們忍不住在心裡猜測著,皇後既然不追究他們的責任,那麼極有可能是皇上與皇後相處的時候,經常喊皇後的名字,然後被小皇子聽到了,時簡一長次數一多,小皇子就記下了。
雖然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他們也只能這樣想了,否則根本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