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白連華沒有回房間而是去了書房,關上門後,他就到書案後坐下。
此刻他的面色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有些陰沉。
剛才柳喬在親他的時候,他的腦海中竟奇異的閃過另一個人的面容!
白連華清楚,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熬了幾個月,皇上終於油盡燈枯,在某天夜裡駕崩,整個皇宮也因此陷入了悲傷的氛圍中,就連邊境傳來戰事平複,三皇子凱旋而歸的訊息也沒能緩解這壓抑沉重的氣氛。
老皇帝臨死前也沒留下什麼遺言,二皇子仗著自己的權勢理所當然的坐上了皇上的位置。
太子當然不服,他是嫡長子,皇位本該是他的,憑什麼!就因為李安受父皇的寵愛,大臣們都站在他那邊,他李安就可以理所當然的登上皇位嗎?
就在李安春風得意準備登基的時候,太子暗暗集中兵力,待到李安最為鬆懈的時候,太子帶著親兵闖入皇宮與宮裡的內應裡應外合,打得李安措手不及。
李安並非全無腦子,當然記得還有個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太子,並且早有所防備,只是最近事情發展得太過順利,讓李安有點得意忘形了,才給太子有機可乘。
就在二人為皇位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之時,三皇子李昭出現了,這場染了無數血腥的皇位之爭才拉下了帷幕。
也就是在這時,老皇帝生前的貼身太監捧著聖旨站了出來,聲稱先皇早已事先擬好了聖旨――把皇位傳給三皇子李昭。
二皇子和太子一聽,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老皇帝會把皇位傳給李昭,更沒想到本來擁護他們的大臣也一下站到了李昭那邊。
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二皇子在先皇死後沒多久就著急坐上皇位,一看就不孝;而太子雖然佔有儲君之位,可是卻帶兵攻打皇宮,有叛亂之嫌。
可是三皇子就不同了,在北璃國危難之時主動請纓去邊境,逼退西月國的兵力,平複的戰事。
更別提三皇子素來對百姓極好,有顆仁愛之心。
百姓不是瞎子,較之太子和二皇子,他們當然是希望仁厚健勇的三皇子繼承皇位了!
現在李昭有先皇傳位的遺詔,同時手握重權,擁有民心,坐上皇位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李昭當上皇帝後,為了體現自己仁愛之心,並沒有對其他兄弟趕盡殺絕,該封王的封王。
只是除了七皇子李瑾封地不遠,而且可以常駐京城外,其他皇子的封地大都離京城十萬八千裡遠,並且永不可回京。
李昭此舉眾人都沒有什麼異議,他們甚至還覺得李昭太過仁厚了呢!畢竟以前皇帝登上皇位後,為了防止其他兄弟作亂,都是找各種理由弄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