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天,顧風在何輕雨的監督之下練了兩個小時的劍。
練習的好處已經開始逐漸體現出來,顧風出手越來越流暢了,再加上他本來就有的底子,進步非常之快。
何輕雨交給他的是“工”劍,講究規規矩矩,工工整整,要的不是飄逸靈動,而是刻板嚴謹。
工整看似死板,不能變通,笨拙而愚蠢。但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到了極致反而是刻板嚴明的。
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看起來樸實無華的“工”劍卻將人體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很多人空有一身力氣,平時沒有經驗也沒人指導,自以為很厲害,但其實一旦真的出手,十成力反而只用了辦成。
而人體的本就是有極限的,所以說習武與其說是強化人體的,不如說是開發人體。
習武追求的是十成力必選用出八成,甚至十成,比起毫無經驗的普通人,十成力只能用出三五成自然是佔了上風。
而更有甚者,一些高手比如何輕雨,能夠配合多種攻擊手段和豐富的臨場經驗,將十成力發揮出十二成的效果。
而顧風著一套劍,何輕雨也沒想過讓他一口吃成個胖子,那是揠苗助長,所追求的是讓顧風一招一式之間,能把原本只能出五成的力用到八成,然後運用自如。
這時候工整嚴苛的“工”劍就是顧風所需要的了。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
而顧風對力量的掌控顯然出乎何輕雨的預料,大有一種一日千裡的感覺,短短幾天的練習就已經完全掌握了發力的要點。
出劍不只有模有樣,也抓住了用力的精髓,劍一出,力達劍尖,身勢相隨,劍不只是劍,還是全身力之所向,攻伐所向,集全身之力與一點。
可以說這一上下立劍平刺顧風發揮不只是好的問題,完全就是完美!
何輕雨練了這麼多年也被這一劍折服,這裡面可不只是招式那麼簡單,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劍在旁邊的路痴妹和小姑娘眼裡沒什麼,可是何輕雨一眼就看出來了,這至少是五年苦練的成果。
何輕雨皺起了眉頭,這就很奇怪了......
雖然總有一些人天賦驚人,能夠透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成果,這件事在武學中也存在,但又是不同的。
因為對照式發力的記憶理解在腦海中記住固然重要,但是武術不同於其它活動,它是一門依靠身體和腦力幾乎是平等的活動。
所以除去理解和腦海中的記憶,肌肉記憶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記憶是下意識的,透過大量的練習,讓肌肉潛移默化的記住出招的力度,角度,在需要使用時不用思考,不用大腦下令,肌肉條件反射的就會做出動作。
這甚至重於天賦,所以天道酬勤是武學的第一準則,甚至超過了天賦,只要練得多,就算一個傻子也能有所成就。
而正是因為如此何輕雨才奇怪,顧風這一招一式明顯行雲流水,收發自如,這已經不是用大腦控制身體了,而是肌肉已經下意識的形成了記憶,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經驗財富,至少有好幾年的練習才能達到。
可是顧風.......
他才練習了幾天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經驗這種東西是絕對沒有捷徑可以走的,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堆積的,可是顧風哪裡來的時間?他只是練習了幾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