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陰魂不散
幾天後。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對面店鋪開業了。
蘇瑤光等人聽見這鞭炮聲,趕到對面打探敵情。
此時已經聚集了許多人,把這裡圍得水洩不通,他們擠了許久才擠進去,然後看見了面前的招牌以及站在店門口的母女。
“各位街坊四鄰,見笑了見笑了啊,我們店開得急,有些簡陋,大家千萬不要嫌棄。”鍾蘭花打扮得花姿招展,甩著香帕,風情萬種地嬌笑道,“我們店叫風華閣,主要賣胭脂水粉、各種新款成衣、鞋襪、女子貼身之物、種類極多。今天開業,一律五折,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蔣伊歡在旁邊柔聲說道:“我們店開業會有三天的優惠,這三天都是五折,三天之後恢復原價。不過各位可以進去看看,我們店都是良心價,絕對不會有比我們店更便宜的店鋪了。”
圍觀的百姓立馬感興趣了。
這家新店鋪不僅承諾價格便宜,種類還齊全,瞧這成衣、鞋襪、女子貼身之物、胭脂水粉全都有了,可以省他們不少事情。
最重要的是不僅老闆娘和老闆娘的女兒漂亮,連帶著他們僱傭的夥計都是好看的小姑娘和小少年。誰不喜歡好看的人?男人喜歡好看的小姑娘,女人喜歡好看的小郎君。如今買個衣服或者買個梳妝之物就有這麼好看的人招待,連帶著都想多逛會兒了。
張招娣瞪著通紅的眼,憤怒地看著鍾蘭花:“天殺的,這個陰魂不散的賤人,明明我都打探過不是她,為什麼還是她?”
“我們防著她,她當然也會防著我們。如果我們提前知道對面的店鋪是她們母女賃的,絕對不可能讓她們有開業的機會。她知道這點,故意隱瞞下來,等她們正式開業的時候,咱們就拿她們沒有辦法了。娘,你這麼多年栽在她手裡,真的是不冤。”
無論是鍾蘭花還是蔣伊歡,這對母女的心機比張招娣深沉多了。張招娣是孤勇,沒有任何方式的潑辣,傷不了她們的根本。
“她們就是故意的。我們賣什麼,她們就賣什麼,這是根本不給我們留條活路。”張招娣快被氣死了。
鍾蘭花發現了張招娣母女,尖著嗓子笑道:“哎喲,瞧瞧這是誰呀,這不是我們對面桃夭坊的老闆娘嗎?你們怎麼有空來我們店裡捧場,莫不是沒生意?真是不好意思,我們也不想搶你們的客人,實在是客人都是有眼光的,知道誰家的東西更好。”
“鍾蘭花,你別得意。”張招娣氣憤地轉身離開。
賈春妮氣呼呼地瞪著鍾蘭花:“壞女人,你們的東西肯定很爛,等著你們開不下去的那天。”
蘇瑤光沒有離開,也沒有氣憤,而是看著鍾蘭花母女若有所思。
“你不走,莫不是真的想去我們店裡買東西?”蔣伊歡挑眉,挑釁地看著她。
“你們從村裡追到了城裡,如果我不去捧場,怎麼對得起你這樣的情深似海?既然你這麼希望我進去看看,那我就進去看看好了,就當是救濟你們母女。”蘇瑤光說著就要往店裡面走去。
蔣伊歡沒想到她真的要進門,頓時不樂意了。她攔著蘇瑤光,不許她踏入‘風華閣’半步。
“我看你還是別進去了,誰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
“這麼害怕我進去啊?要是心裡不虛,這麼害怕做什麼?”
“我們店開啟門做生意,有什麼好心虛的?我這是擔心你使什麼手段暗害我們母女。蘇瑤光,你我早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蔣伊歡,你還真是陰魂不散。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你們母女又在玩什麼花樣。”蘇瑤光回去了。
蘇瑤光等人回到桃夭坊。
這幾日從來沒有缺過客人的桃夭坊第一次出現了空店的局面。
“我想不通,真的想不通。鍾蘭花和那個蔣伊歡只會做些針線活兒,刺繡的手藝也只能馬馬虎虎吧,沒聽說他們還會做胭脂水粉,怎麼開了這麼一個店與我們作對?難道我們這段時間沒有回村,那對母女找誰學藝去了?”張招娣氣得在房間裡走來走去。
“她們母女不用自己會,大可以僱師傅來做,她們只需要經營店鋪就行了。”蘇瑤光說道,“對面那店鋪很大,是我們店鋪的兩倍,他們售賣的種類也很多,除了金銀首飾,一身行裝從上到下都齊全了,若是想買衣服,往裡面走一圈,不僅可以買到衣服,還能買其他的東西。只要順帶一兩件東西,生意就不會差到哪裡去。不得不說,他們的確有些本事。”
“不行,我得打探一下他們的貨怎麼樣。如果他們的貨比不上咱們的,那些老客人很快就能回來了。”張招娣說道。
“迎兒已經出去辦這件事情了,等她回來就知道對面的貨品怎麼樣。”王煥之在旁邊說道,“大姐先不要把自己氣壞了。”
張迎娣從外面進來,手裡提著一個籃子,籃子裡放著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
“這是我從一個客人那裡用雙倍價格買下來的。”張迎娣說道,“雖然用了雙倍價格,總共也不過五兩銀子。”
張招娣把那些東西拿出來擺在桌上,一一開啟試用,嫌棄道:“比我們瑤光做的差遠了。”
“是差遠了,但是便宜啊!這麼多瓶瓶罐罐加起來有十瓶,結果只賣二兩五錢銀子。”蘇瑤光說道,“另外,這些梳妝之物雖比不上我們店裡的貨,比其他店裡的強多了,價格還便宜這麼多。對普通百姓而言,這樣的價格才是他們願意承擔的。”
“我們賣得貴,那是因為我們用的都是好材料。那些面膏裡還添了好幾種祛疤消痕的藥材呢!要是長期使用的話,那不得年輕好幾歲?”張招娣不服氣,“對面這些東西便宜是便宜,也只能說勉強能用而已。”
“普通老百姓可不管這些,只知道哪裡便宜就買哪裡的。那些捨得花錢的人終究是少數。”蘇瑤光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