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灰不敢掉以輕心,率領其餘三人攀上城壁,先向內觀望良久,除了風動流沙,古城中只有黑漆漆地一片沉寂,是座完全沒有生命跡象的死城。
勝香鄰撥開沙土,見牆體磚石表面孔隙較多,就知道這是古代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凝灰岩”。
此時遠處雲層中有道雷電擊下,眾人藉著微弱的光亮,見古城深處依稀有一座黑沉沉的錐形高峰,整個城池都是繞山而造,可那山體沒有尖頂,似乎是座沉眠的“地下火山”。
司馬灰猜測那是地幔裡的熔岩噴湧而成的火山,這地底古城幾千年來依然完好,也許是座“死火山”,倒不必為此事擔心,但他先前並沒有想到,在深淵下的火山岩群地帶,竟隱藏著規模宏大的地下建築遺址,歷史上對此毫無記載,一切情況都屬未知。
總之這是個比“樓蘭王朝”年代更為神秘古老,建築更為奇異壯觀的古國廢墟,不知道能在裡面發現什麼驚人的秘密,而現在最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是這麼龐大的城池為何要建在地下?是否與那座“神廟”有關?
不過僅憑考古隊的四名成員,面對規模龐大的廢墟遺址,想盡快從中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卻又談何容易,只好把目標定位於古城最深處的火山,也許那座高聳的山體就是“內城”,畢竟它是整個建築群的核心區域。
通訊班長劉江河提醒司馬灰等人,千萬不要觸碰古城中的任何東西,因為穿梭於沙漠中的駝隊裡,千年來始終流傳著關於“魔鬼城”的傳說,據說自古以來,沒有誰知道魔鬼城是何人所建,又是建於何時。那裡路途兇險,極難到達,目睹過它真正面目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歷盡千難萬險找到古城,最終也會被惡鬼奪去性命,城中莫名其妙湧動的風沙,往往就是惡鬼出沒的徵兆。
勝香鄰也曾聽說過此事,她對通訊班長劉江河說:“其實魔鬼城並不是古跡,而是羅布泊東北方一片風蝕壟槽的雅丹地貌,當地風沙暴烈、荒無人煙、道路艱難,古人經過時遠遠觀望,多半會以為看到了荒漠中的一座古城,並載入史書,後人但見奇異,卻不知它的根由,因此傳說附會,愈傳愈甚。”
通訊班長劉江河並不懂得什麼是“風蝕壟槽”地貌,但他自幼長於駝隊,常聽老人們講述大漠戈壁之中的古怪傳說,心中難免有些聳慄。
司馬灰看古城中構造複雜,深處好像存在著一種死亡與絕望的恐怖氣息,表面看似沉寂,卻必然有潛在的巨大危險,還不知會有什麼意外發生,也擔心通訊班長會有閃失,就吩咐他提著“電石燈”緊緊跟住。
考古隊翻過斷壁,尋路向古城深處的山峰移動,滿目都是聳立的石峰和斷巖,它們形成了無數筍狀石柱和煙囪狀的石叢,巖洞內有機相連,成為相互貫通的高大房屋,其下更分為數層,深達幾十米,分佈著密如蛛網的通風道。
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地質結構,是遠古時代地底火山爆發後,長期遭受風化和流水侵蝕,其殘存部分形成了大量錐形土塔和各種洞窟,也使古城中的道路迂迴曲折,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一進去就能把人轉暈了,又多被流沙埋沒,所以眾人也不敢輕易深入地洞中探察,只能在上邊用礦燈照視,然而荒毀甚重,始終沒有什麼發現。
古城中到處都有一些看似不成形狀的亂石,可走到近處撫去沙塵,就會看到成千個石雕的俑人,形貌寧靜自在,從不同角度冷漠地注凝望著前方,似乎任何東西都無法逃避它們的視線。
考古隊摸索著走到山腳下,又有一道堅厚的牆壁,有座近十米高的巨大石門洞穿山腹,兩側各嵌有一尊千斤大銅人,一個握蛇,一個乘龜,面目奇異,遍體鑄有“夏朝古篆”,但已鏽蝕磨損,難以細辨。
羅大舌頭急於想看看這座古城裡藏有什麼,上前推動巨門,可任憑他渾身筋突,連吃奶的力氣都使上了,卻如蜻蜓撼柱,那石門紋絲不動。
羅大舌頭累得臉紅脖子粗,他對其餘三人道:“你們別光站後邊看著,趕緊過來幫把手,要是推不開這道最堅固最反動的封建壁壘大門,咱可就白忙活一場了。”
通訊班長劉江河背起步槍,想上前伸手幫忙,司馬灰攔住說:“別瞎折騰了,這座大石門厚重無比,八成是用滑道從裡面給推開,就是把全部雷管都用上,可能也炸不動它。”
這時勝香鄰對司馬灰說:“就是炸藥夠用也不能採取爆破作業,考古隊做事不能沒有底限,否則和土賊還有什麼兩樣?另外根據重磁力探測表的顯示,地底古城裡存在一個巨大的環狀金屬物質。”
第九話 石破天驚
司馬灰有些意外:“地底古城裡有環狀金屬物質?是不是這山體記憶體在礦脈?現在能否確認具體是哪種物質?”
勝香鄰搖頭道:“我也沒什麼把握,只能推測是銅,它就藏在這座大山裡。”
羅大舌頭也稱奇道:“這事可真稀罕了,它能有多大體積?為什麼會是個……環狀物?”
勝香鄰的“重磁力探測表”,只能顯示一些大致資料,估計地底埋藏的環狀金屬物質直徑在三十米左右,至於別的情況,就很難憑空推想了。
考古隊雖然知道這座地下古城的建造者,很可能是在夏商周三代之際,由黃河流域遷入地底,可除此之外,則是一無所知,各種地理古籍上幾乎沒有任何相關記載,眾人一時間無從著手,只能先到古城最深處的洞窟裡探個究竟。
地底古城出現在導航座標的盡頭,也許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都在其中,現在距離“謎底”只有一步之遙,但古時候怎會有如此巨大的“環狀青銅器物”?
司馬灰心想既然古城深處有座高大厚重的石門,山峰內部必然中空,也許象口直上直下的深井,可以冒險從高處下到洞底,不過在此之前,還是應該先在地下洞xue中尋找路徑,或許會有密道直通內城。
於是就讓眾人抓緊時間準備,先是胡亂吃了幾口幹糧裹腹,又把周身上下收拾得緊襯利落了,然後在附近挖開一處被黃沙埋沒的洞口,由司馬灰帶上沖鋒槍和電石燈,同羅大舌頭下去進行偵察,那裡邊流沙太多,空氣質量並不理想,燈光也跟著忽明忽暗。
古城在地下層層疊疊分為數層,有些區域連線處又低又矮,易守難攻,人在裡面必須貓下腰才能鑽過,就好象進入了錯綜複雜的螞蟻窟巢,兩壁間人工開鑿的痕跡清晰可見,貫穿的通風井深達百米,地下洞道每一層的入口,都設有圓形石門,質地非常堅固,似乎是為了防備外敵侵入。
司馬灰和羅大舌頭腰繫長繩,提著“電石燈”探路,邊走邊四處觀察,眼見地底古城規模宏偉,結構詭異,心下不禁暗自吃驚,感覺看到的越多,反而瞭解的越少。最後尋著方位繞到內城巨門底部,隧道兩邊的石壁上,鑿刻著許多飛禽走獸的圖形,他們用礦燈逐一照視,好像大部分內容,都描繪著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