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又溫言撫慰他幾句,這才在李從善引導下重新回至高臺。郭然經此一回,立刻成為南唐軍中羨慕妒忌恨的物件。宣州都指揮使羅子真很是不服,第二天便向郭然下了戰書,要不是李從善及時得知調停,二人鐵定打起來。
檢閱完畢,彙演正式開始。程式早已由蕭漢參照後世電視劇編寫制定,遵照先簡後難的原則,先由諸州步軍決戰,然後是騎兵對決。
參戰部隊紛紛開始進行戰前動員,此時原本站在校場四周觀看的政委們紛紛進場,在自己部隊前大聲呼喊口號,蕭漢認真聽了一下,感覺古人確實頗有創造力,喊的根本不是後世常見的“加油”、“必勝”之類的俗語,反而帶了濃濃的文學氣息。
高臺上眾文武也是聽得瞠目結舌,根本沒想到軍隊還能有這些花樣,而且看士兵們一個個放聲高呼,脖間青筋暴露,面目猙獰,殺氣騰騰,俱是熱血沸騰,恨不得跟著一起喊上幾句。
李煜很是滿意,連連點頭。李從善剛要說話,卻被李煜擺手製止。李從善微顯尷尬,跟著見到李煜豎起耳朵聽下面口號,不由得得意微笑。
蕭漢也在分辨各州口號,只是距離太遠,有些分不太清。只聽到吉州的口號是“橫掃九州,唯我吉州”,筠州的口號是“天下八方,無處可擋”,洪州的口號是“虎膽雄師,天下無敵”,汀州的口號是“熱血男兒,志在四方”,池州的口號是“厲兵秣馬,劍指八方”,袁州的口號是“鐵馬冰河,橫掃天下”,宣州的品號最為霸氣,卻是“天下諸軍,無與爭鋒”,擺明與諸軍爭功為敵的架式。
口號此起彼伏足足喊了十多分鐘,跟著饒州軍兵突然唱起歌來。卻是蕭漢改變自《解放軍進行曲》與《精忠報國》的兩首歌,其餘各州軍兵跟著應和,二三萬人同聲高歌,氣氛爆到極點,這兩首歌聲調慷慨激昂,聽得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連嚴續老爺子嘴巴都跟著哼哼,只是不知道唱的什麼詞。
兩首歌罷,各部隊紛紛更換兵器,傳令官揮動黃旗,自有兩名騎馬小校奔走到諸軍中傳令。
最先對陣的是潤州步軍與信州步軍。兩軍相繼出列,在高臺下分東西各自列陣。
潤州帶兵的是都指揮使白宏才,信州帶兵大將是都指揮使東正文,二人是老相識,並排走到中間向高臺上行禮,李煜點頭致意。二人跟著又互相抱拳致意,然後退回各自軍陣之中。
雙方陣中各有數名將軍在佈置作戰計劃,突然一聲鑼響,傳令官黃旗一揮,第一場步軍對決立刻開始。
校場之中登時靜如空谷,數萬雙眼睛一起盯著兩軍。信州軍手持彎刀率先行動,分左右兩路徑直沖向對面的潤州軍,意圖把他們包圍。
潤州軍並不在意,在七八名小將率領下突然變陣,原本緊縮成一塊的正方形大陣瞬間四分五裂,就如潰敗一般,看得高臺上眾官目瞪口呆,不知道白宏才要做什麼。
東正文大喜,厲聲叫道:“包了他們,兄弟們殺。”信州軍吶喊著沖殺過來,眼看便要把潤州兵團團圍住。
李煜連連搖頭,面上微現不滿。李從善知道他對潤州軍隊表現失望,本想解釋,突然看到身邊的蕭漢向他使眼色,李從善生生止住,把臉轉向臺下。
潤州兵在七八名小將率領下突然分成無數個三人小陣,三人一組各自為戰,每三組又成一個大組,每三個大組又成一個超大組,瞬間與沖來的信州兵絞在一起。
信州兵身穿紅色板甲,潤州軍身穿青色板甲,雙方涇渭分明,眾人在高臺上看得一清二楚。三人小陣之中一人手執長槍,一人手持團牌與腰刀,一人手持鈎鐮。
雙方兵馬初一接觸,便聽到殺聲震天,信州軍馬戰意如虹,挾人數優勢登時把潤州軍數個小陣放翻。
校場之中歡聲如雷,加油喝彩聲此起彼伏,連高臺上的文武百官都忍不住撲到臺前為雙方加油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