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萬事成持筆,記下武當派新建第一次會議記錄,第一項便是葉子萱彙報財務,第二項寫的卻是討論葉子萱婚事,算是書諸於史了。
說笑一陣,提葉子萱為副幫主之事因為蕭漢反對而告吹,葉子萱還是有些小小失落,輕輕咬著嘴唇,滿臉緋紅。
武當七子再不敢胡亂說話,白浩鳴乖乖坐在椅子上,兩眼滴溜溜亂轉,不時瞅一眼李月螢,一見李月螢看他,馬上裝出可憐巴巴的樣子。李月螢終於忍不住笑了,白浩鳴開心起來,慢慢又爬到了桌子上,江浩宇和計浩傑兩個又把他拉了下來。
第三件大事便是蕭漢分配各人職責和宣佈各大殿用途。原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堂職責不變,只是增加青龍堂、朱雀堂負責打掃庭院,玄武堂、白虎堂負責日常內務,比如三大殿供奉的香燭、大家練武所用的兵器,打地用的掃帚之類都得準備齊全,並由專人負責。
另外四堂每天都得出人站班,每一個時辰輪換一班。採買雜物與菜蔬仍由葉子萱負責。督查仍由萬事成負責,另加考核弟子習武情況。
前殿用來招待客人和開大會使用,習武堂自然用來練武,議事堂用來開會。聖武大殿是武當派正殿,用來召開重要的集會,或者舉行重要儀式,或接見三宗首領。後殿是蕭漢專用練功大殿,也是他的寢殿,這是葉子萱開建之初便通告全派的。
第四件大事便是開幫大典,按蕭漢的意思,要遍請三宗三十六派前來參加,還是慕容秋雨反對說三十六派路途遙遠,武當弟子人又少,全部派出去都不夠,等他們陸續到來,估計就到十一月了。
柴心月提議只請吳越六派和普陀各派參加,得到大家一致贊同,特別是葉子萱,聽到又要花錢,臉都白了。李月螢也是一樣,眼巴巴看著蕭漢道:“還要花我的錢麼?”
蕭漢笑道:“我沒錢了,你說怎麼辦?”李月螢咬牙道:“你以後有錢了一定要賠我。”蕭漢點頭道:“那是自然。”李月螢這才不說話。柴心月猶豫道:“錢不夠的話,要不把我那支金釵當了,也能值個幾百兩銀子。”
蕭漢搖頭道:“那可不行。”李月螢跟著道:“用我的錢就行,用不著妹妹的。”柴心月聽到蕭漢拒絕,心裡一暖,跟著又聽到李月螢如此說,臉色又暗了下來。
慕容秋雨掃了三人一眼,嘴角輕輕抽動,想說什麼又沒說。葉子萱開始緊張地計算各項開銷,眾人也開始討論各項程序。
蕭漢自然從諫如流,最後決定請吳越六派參加大典,並遍邀普陀及舟山諸島佛庵僧尼和百姓觀禮。
最後一項便是分配各弟子住處。西邊五個小四合院的一座撥給李月螢、柴心月和慕容秋雨、靜心四人。二樓撥給葉子萱與郝雨霏。東邊一座撥給三個堂主和司馬安,其餘弟子佔了另一個小院。其實說是四合院,裡面卻與筒子樓一般,每面俱蓋有十多間單人宿舍,而且全部是三層小樓。這是蕭漢的獨創,因為現在人少,就算分配完畢,還是空了百分之九十。七子還小,和三個堂主住一個小院。
散會之後,武當派弟子們喜氣洋洋開始搬家,又忙了大半天,才把所有東西歸置幹淨。
當天晚上便聚餐,廚房設在西邊四合院最南邊一座。眾人進到裡面,只見院裡擺了數條長凳,院中放著十幾張方桌,每張桌上放著一盆燒雞,一盆牛肉,一盆魚湯,一盆竹筍豆腐,一盆包菜燒丸子,典型的四菜一湯。
眾人食慾大開,等蕭漢帶著李月螢等人進來,頓時開動雙手,狼吞虎嚥。這段日子過得太苦,大家每日忙得要死要活,終於得了清閑,好日子眼看要來了,各各心懷大暢,胃口大開,一會兒便吃得盆幹碗淨,看得蕭漢眼都直了。
七子也是一樣,個個吃得肚皮滾圓,直抱著肚子喊疼,看得眾人哈哈大笑。李月螢怕他們不消化,帶著七子出去到習武堂玩兒去了。眾人依次回房休息。
司馬安在蕭漢軟磨下終於答應加入武當派,不過他為人散漫,不願意受拘束,說好什麼都不管,只負責有強敵來了與蕭漢一起應對。到現在,蕭漢才終於有了一員大將。
轉眼到了七月初七,武當派弟子經過數天緊張籌備,五座殿堂全部披紅掛彩,弟子們衣飾一新,穿著四堂特定服裝,精神抖擻在門口列隊迎接貴賓。武當派大門坐北朝南,高十二米,寬六米,上方正中立橫著一個牌坊,上面寫著“武當派”三個大字。大門兩側各立有兩根大石柱,柱下各立有兩頭青石獅子,威武雄壯。
最先到來的是普陀山各寺庵主持和部分僧尼,跟著來的是馮天保等諸幫派,再然後分別是吳越六派。諸高陽最後到來,挽著齊欣怡雙雙而來,送上一份豐厚的禮金。擔任接引工作的是慕容秋雨,六派都認識她,當即嚇得變了臉色,看到她一臉淡然,這才惴惴不安跟著她來到前殿。
六派聚齊,互相問候後,對蕭漢佩服萬分,沒想到連慕容秋雨這樣厲害的人物都被他收攏門下。眾人看到各派所坐位置上都立有一面木牌,上面寫著各派幫主名字,大家對號入座,井然有序。
觀音庵掌門伏秋雅面色不善,絕美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笑容,與平日判若兩人。倒是諸高陽與齊欣怡輕聲談笑,令人羨慕。
蕭漢帶著李月螢與柴心月迎客,各派進門之後,便是各島上的百姓,這些人好久沒遇到如此盛典,紛紛搖船前來觀禮。對於這些熱心的百姓,蕭漢自然來者不拒,眼見得人越來越多,足有一兩千人,把個小小的武當派和山道堵的水洩不通,甚至有人一言不和便打了起來。
司馬安負責安全,立即跳過去處理,他武功太高,徑直把打架之人一手夾一個踩著山壁扔到樹杈上,嚇得眾百姓再無人敢隨意吵鬧,規規矩矩按安排進去參觀。
辰時三刻,大典正式開始,貴賓們先被請至聖武大殿兩側高臺上,一陣鞭炮過後,蕭漢一身青衫,儒雅風流,看得一眾百姓贊嘆不已。身邊李月螢和柴心月各穿一身新做的粉紅色淡煙羅長衫,打扮得跟月中仙子一般,只看得眾人目眩神秘。
蕭漢一聲令下,鞭炮聲頓時響起,百姓們紛紛鼓掌歡呼,慶祝武當派落成大典。雖說三宗三十派不在場,熱烈程度卻絲毫不亞於少林寺比武大會。
鞭炮聲停,蕭漢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一是歡迎各派前來觀禮,二是闡述武當派含義與在此立派之意。眾人聽罷才知武當二字含義,原來卻是習武者有要擔當之意,俱是贊不絕口。
觀禮最重要的一項便是觀看武當弟子們演武與佩帶武當令符。貴賓和百姓讓出聖武殿前大片空地,便見武當七子身穿嶄新的青色小長衫,手握定製的寶劍,按北鬥七星位置站定。
蕭漢一聲令下,七子立即挺起寶劍,耍了一套天山九劍。這些劍招自然是李月螢所教,只是做到了形似,只是小孩子們天性活潑,耍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看得百姓們如痴如醉,拼命歡呼鼓掌。
七子耍完劍法,站成一排向四周施禮,百姓們笑逐顏開,交頭接耳,興奮異常。七子收好寶劍,突然翻著跟頭向北方退去,眾人哈哈大笑,把氣氛推向高氵朝。
跟著便是李月螢和柴心月聯袂表演天山劍法,反正這裡沒幾人懂得天山派劍法,再加之二人花容月貌,吸引了絕大多人眼光,更加無人注意什麼劍法。看到二人在半空中穿梭飛舞,掌聲和歡呼聲震得青石地面都跟著微微顫動。
二人打完退場,最精彩的部分到來,蕭漢面帶微笑,空著雙手來到場中。李月軒、葉天傑、李關武、田承志、葉飛、葉青書六人各執一把寒光閃閃的青龍大刀把他圍在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