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的朝臣們不知所措。
他要退位,傳位於太子。
這可不是小事兒啊。
皇上正值壯年,再當個二三十年的皇帝也不成問題,怎麼這麼早就要退位當太上皇呢。
文武百官紛紛表示不理解,但反對的人卻很少。
一來,崇明帝心意已決,聖命不可違。
二來,太子殿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治國理政,能力突出,太子繼位,有益無害。
三來,大皇子二皇子被囚禁於宗人府,與皇位無緣。
四皇子無心朝政,遠離朝堂紛爭。
還有幾個年紀尚小的皇子,若要長成還有十幾年,更無法參與朝堂。
既然皇上執意如此,他們只管遵從便是。
而,對於崇明帝自己來說。
過去幾十年,他一直努力做個好皇帝,治理國家,穩固朝堂,沒有行差踏錯一步。
現在可能是覺得年紀大了,許多事情力不從心。
尤其是發生了君陌郢這樣的事,崇明帝覺得心累,更叫他堅定了早些傳位太子的想法。
他只管好好當個太上皇,養養花喂喂鳥。
閑來無事,含飴弄孫。
那些煩憂事,就交給年輕人去辦吧。
崇明二十三年。
崇明帝頒布退位,正式禪位於太子。
君承衍繼位,改年號,承元。
立太子妃為皇後,嫡長子君昱宸為皇太子。
廣昭天下,曉諭六宮,廢黜選秀,永不納妃。
後宮只有一位主子,那就是皇後。
文武百官得知旨意,雖然不贊同,但想到皇上對皇後的喜愛程度,他們反對好像也沒什麼用。
有官員倒是以‘綿延子嗣’‘以固國本’等話術,在朝堂上死諫。
畢竟多少大臣的女兒,指望新帝選秀,充盈後宮,他們家族也跟著雞犬昇天。
但君承衍完全不受他們威脅。
想死諫,好啊,那盡管撞柱吧。
他不攔著。
眼看皇上油鹽不進,那些大臣們只好歇了心思,畢竟他們可不敢真去死啊。
一年後。
慕晚棠成功誕下一位小公主。
取名,君樂曦。
小公主長得可愛,跟慕晚棠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慕晚棠還擔心,兒子會不會因為有個妹妹而吃醋,不論是她還是君承衍,都在刻意照顧君昱宸的情緒。
但她完全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