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自戰場回京之後, 薛盈便打算將姚寶鳳等五名貴女放出宮。
五人得知要離宮,來到長秋宮哭訴, 請求薛盈不要將她們遣離。她們呆在宮中已有兩載, 年歲已長,不好再擇良配。
薛盈沉吟著, 給了選擇:“在戰後,本宮也聽劉項良提及你們多次幫助難民, 協助女學館事務。本宮給你們一個選擇, 如今女學興盛,你們若想參與其中, 謀個官職, 本宮準奏。若是想回閨閣中待嫁, 本宮也會為你們擇婿。”
姚寶鳳思量片刻, 第一個答:“臣女願意去女學館裡幫忙!臣女不會的都能學,那新的女訓臣女很喜歡上面說的道理。”她自然喜歡那些道理,這兩年深宮內薛盈從來沒有約束過眾人, 若她們回府,受父輩約束,恐怕還沒有在女學館中如意。
其餘四人互相對視一眼,也跟著說要去學館裡幫忙。
薛盈露出笑容, 命人安排。不過她的確想到一個問題, 這十七名貴女為了女學一事盡心盡力,如今幾乎都到了十七歲的年齡。前些時日王旭來信,想請求薛盈為他與宋紅玉賜婚。薛盈準奏後還賜予許多宋紅玉嫁妝, 可她明白貴女們的確過了十五及笄的妙齡。
傍晚盛俞回宮,她與他商量了一番,翌日,盛俞在朝堂宣佈要推遲女子及笄的年齡。
他下令將女子及笄之期改為十七歲,眾臣中有人詫異,但宗正許捷已先出列道:“臣贊同陛下的提議,如今女學館中的女學生皆以學業為要務,年齡十七者比比皆是,陛下乃智舉。”
許捷的女兒許如筠也是十七貴女中的一人,他表態後,其餘臣子為自家女兒著想,都出列附議。
此舉實施不難,女學生們得知這道改革,都對帝後感恩戴德。
長京城中薛府。
溫氏自從徒興城中回京後一直對甚州掛念,她向薛盈與盛俞遞了辭呈,準備依舊回甚州司農。
薛盈今日出宮來到薛府,薛子成與溫氏聞訊正在府門恭候她。
“拜見皇後娘娘。”
“母親快請起。”薛盈攙扶起行禮的溫氏,母女倆握著手走進內院,薛盈道,“娘從徒興城中回來才休養了短短一月,不能就留在長京頤養天年麼。”
溫氏與郡守何修南輾轉逼退到徒興城,在城中幫助難民,溫氏因為過度勞累而感染風寒,燒至肺疾,休養了許久才好轉。
“我是甚州的司農城主,雖然西宋把我們的耕地毀了,可人還在,就該回去繼續守護好那一方土地。”
“陛下不是下旨讓娘留在京中休養麼。”薛盈擔憂,“孃的身體才剛剛好。”
“不礙事,我如今還算硬朗,說什麼頤養天年。”溫氏笑了笑,囑咐雲姑去拿薛盈喜歡吃的點心,“皇子好嗎?”
“小五很好,已經學會開口叫人了,教他的話也能吐得清了。”
溫氏很是滿意:“這般娘就沒有什麼好擔憂了。”
薛盈沉吟,笑問:“娘,你告訴我,是不是因為想何大人你才急著回去的。”
“說什麼胡話。”溫氏忙解釋,不過卻專注地打量起薛盈,“何大人也生了病,西宋落敗,邊境北川被劃入甚州地界,何大人身為當地郡守十分忙碌,他顧不上養病已經回城,城中被毀的屋舍要重新為百姓修建,還有西宋的子民也要劃入甚州跟我們周人一起生活、學習語言。”
溫氏說的這些薛盈都明白,她道:“從前陛下繼位不久,不易扶持農耕,如今陛下已經有辦法了,娘在那邊太累就回來。”
溫氏點頭:“好女兒,你是真正長大了,娘不擔心你。子成有你與陛下照顧,娘也不擔心他……”
“他快給你娶兒媳了,你就不想留下來看看。”
“是那小顧女官?”
薛盈頷首,溫氏笑:“那孩子我也喜歡,性子活潑,又善解人意。等子成真的求娶了人家,娘再回來下聘禮。”
溫氏決心要走,薛盈也沒有再留,她只道:“娘與何大人的事雖從未跟我和子成提,可娘做的決定我都會支援。”
溫氏動容:“何大人是個好人……”她沒再說什麼,緊緊握住薛盈的手。
回宮後,小五正與紅喜在簷下玩鬧,薛盈遠遠見著孩子扶著牆壁邁開步子,那一走一頓的憨萌惹人憐愛。
她柔聲喊了“小五”,孩子發出咿呀的聲音,張開兩只小胳膊就朝石階下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