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清:“施陽看見了,他說和你家陸醫生學過,讓他給我按了幾分鐘。”
原來這樣,唐晚點點頭,開始吃飯。
吃飯的同時,紀清接到一通寧海市的電話,下午便立馬回家去。
第二日也說不去火鍋店。
前領導慧姐在電話裡說掛念她的近況,想要她回去工作。
但紀清說不是很喜歡那個城市,暫時不打算回去。
於是慧姐多給她時間做決定:“現在也十二月多了,年後回來也行,還是跟著我幹,不用擔心父親鬧事。”
慧姐繼續道:“明天有個客戶在雲臺,臨近年底,抽不開人手,你能去幫個忙嗎?”
紀清猶豫,她好久沒工作,而且明天就要見客戶,算上睡覺時間她也就二十四小時準備。
“相信你的能力。你在大學時我是先看上你的才幹而後瞭解你的為人。”慧姐安慰中笑她,“否則姐姐閑得慌?”
紀清還是學生,一張白紙時慧姐就帶著她,受過很多恩惠,她最終決定答應幫忙見客戶。
當天下午從火鍋店回家後紀清就開始著手工作。
晚飯桌上紀清看手機施陽沒催她,也沒問她在忙什麼。
晚上紀清回書房,施陽就在她手中活停下的空隙給她喂點水果和零食。
當夜也沒遵醫囑,趕人去睡覺。
紀清與客戶的助理約好第二日下午兩點在一家咖啡館面談。但當她下午一點出門後收到訊息,地點改為一所茶館,她又打車去茶館。
計程車到茶館外,紀清下車卻沒直接走進去。面前是一棟非常有韻味的古建築,不是普通的茶館。
一開始定在咖啡館紀清還暗自慶幸,但突然改地方,她陷入了沉思,玩茶的客戶該怎麼應對?
茶葉價格相差懸殊,幾元到上萬元不等,不知客戶點了什麼茶。
主要是她身上的餘額不能支撐她走出茶館。
茶葉使人破産。
由於換地方導致時間緊迫,不由得她多加猶豫。
她給慧姐發訊息,問慧姐能有多少預算?然後迅速從一貧如洗心態切換職場精英。
自信穩重地走進茶館。根據對方助理發的資訊找到位置,是一處靠窗的茶臺,品著茶水,看窗外古風小巷,別有一番風味。
暗幸不是包間,否則價格還要離譜。
身後站著助理。午後陽光灑進窗臺,為冬季鍍上難得的金,人也有大把金。
蔣總悠悠然地坐在窗邊茶臺,面前是一套精緻的茶具,水煮沸,輕捏茶匙,動作從容。他微微低頭,專注地看著茶葉在水中沉浮,像看人生起伏。
蔣總是一位快五十的中年男人但人儒雅有氣質,衣服襯人,面板好,沒脫發。
紀清想到施陽,以後會不會也是這樣。
分秒間看到,想到很多,但紀清很快收回思緒。
她微笑,自在從容地過去與人打招呼。
沒離職前紀清曾跟過這個專案,沒想到蔣總居然記得她,甚至知曉她的名字,因是她來對接還一整個心情好。
但紀清記得她與蔣總接觸不多,專案剛開始的時候對接的都是蔣總的助理。
從品茶到討論工作,整個過程持續兩個小時,紀清沒有被為難反而從蔣總口中學到一些中國的製茶、飲茶文化。
一扇窗,一對人,相處融洽、談笑風生的畫面被人捕捉,拍下,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