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
一隻手臂落在了達紮爾的馬蹄前,一條五顏六色的袖管,纖細的手腕上纏繞著小巧的鈴鐺。
血泊泊地湧了一地。
達紮爾狠狠地抬頭回望著城門上方,納木紮爾的臉斜斜地探出來,沖著他陰森一笑,“大王,別忘了我們的約定。”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我自己也有好多想說的話
但是蘇蘇都替我說了
以下是關於這部分她的點評
我貼上過來給大家看看,其實這就是我想要說的
關於瓔珞偷偷跟著上戰場一事,我有話說。
出征前一日,出征聖旨下達,老夫人以淚洗面,青蓮哭哭啼啼,闔府上下俱是愁雲一片。在這麼樣悲切氛圍下,瓔珞卻不開口挽留,亦不開口寬慰,是因為她在此刻已經下了要跟著傅恆一塊去的決心。
傅恆出征當日,皇帝賜宴並親至殿堂行告祭典禮。古代的這種祭禮,是忌諱女子參與的。所以瓔珞有作案的時間。
正如文中所說,一來此事毫無迴旋餘地,非去不可。二來瓔珞心知傅恆從小熟讀兵書,早已立志要成為一代名將。此去金川,雖臨危受命卻也是早有準備。所以瓔珞心裡明白,讓傅恆心無掛礙的出征是她應該要做到的事。
但是就瓔珞這個人物的性格來說,知道是一回事,而做到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瓔珞性格謹慎小心,卻也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為,未嫁給傅恆之前,為了查明姐姐死因,也是做了許多觀眾看來都匪夷所思的事情。如若不是皇後的處處袒護,她早都不知道死了幾回了。這是她性格裡偏執的一面: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不惜命,願意玉石俱焚。比如自毀清譽也要說和親王對她意圖不軌。說實話,看劇的時候就很想吐槽女主光環過於強大。)
對仇人如此,對愛人其實是同理。
她不能阻止傅恆實現報負,卻也害怕傅恆出危險。畢竟瓔珞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人,她必須要將局面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夠放心。參照她對皇後娘娘的事情皆是親歷親為,不放心其他任何人。)
對於戰場這個未知領域即將發生的未知事件,她想要知道,並且希望參與,幫助到傅恆。她對自己的智計無雙亦頗為自負,自信自己至少能夠不拖累傅恆。再加上和傅恆成婚以後,傅恆對她百依百順,從不拂她的意,她更是樂觀的以為,自己的任性依舊會被傅恆包容。甚至退一萬步想,瓔珞是做好與君同生共死的決心的。自己的命不足惜,只要能和傅恆同生共死。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瓔珞做出偷偷喬裝隨軍的舉動,就不足為奇了。
人物性格決定了人物的行為,所以常常看到作者抱怨,筆下的人物漸漸的不受自己控制了。這便是因為雖是作者創造出來的人物,可是一旦賦予其特有的性格之後,他她的行為就必將受到性格的約束,所做之事須符合人物的性格才是合理的舉動。
魏瓔珞再怎麼謹慎小心,再怎麼聰慧過人,可她畢竟是一個只經歷過宅鬥和宮鬥的婦人。未經歷過戰場的血腥殘忍,又怎知那是一個殺人如碾蟻的修羅場,
她不明白傅恆作為一個主帥,首要考慮的並不是個人安危,而是要如何在肩扛幾萬大軍身家性命的壓力下,運籌帷幄的去以最少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她也不明白,戰場瞬息萬變,戰機轉瞬即逝,多了她這麼一個牽掛顧慮,會讓傅恆分心,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殺伐果決。再加上突然多出了上一世並沒有的準葛爾二王的這個變數,讓原本勝算在握的傅恆都預料不到,瓔珞遭到的這一場劫數。二王早有了反叛不臣之心,所以才有膽子去劫朝廷重臣的車隊。不然的話,普通的山賊哪有膽子劫朝廷回京複命的車隊啊。
當瓔珞聽到二王的機密之後,心知再無生還的可能,只願阿湛能夠將這一絕密情報傳送給傅恆,至少能夠讓傅恆不會落入二王佈下的陷阱裡。而後面又有了能夠活著回去見到傅恆的希望後,瓔珞便在煎熬中,眼睜睜的看著來營救自己的將士們一個又一個的死去,甚至眼看著阿湛以命換命。 這是一場對瓔珞的劫難,是她百死莫贖的罪。即使傅恆再如何寬慰,她亦是難以原諒自己,唯有用一生贖罪。
最後,祝大家國慶長假愉快
這幾天抽空更文
我不像你們放假是放假
我放假都很忙的,唉
☆、九十八、阿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