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40章 修剪樹枝
陸評反駁道:“我不是那種沒素質的人,隨地扔煙頭,倒是您要注意,在點煙的時候把那火柴棍亂扔,更容易引起火災。再加上您都七十多歲了,想活得更長壽,抱上曾孫就趕緊把煙給戒了……”陸評苦口婆心地勸,陸大娘油鹽不進,繼續勸他。
林映羨見這對母子聊得火熱,就和鐘述岑邊看宣傳單,邊小聲說起話。
母子倆談論的聲音愈發大,引起莫主任的注意,莫主任把目光投向兩人,“討論不要那麼大聲,我還要給各位繼續講注意事項。”
陸大娘和陸評的爭執才平息下來,大眼瞪小眼,誰也說服不了誰,回家還要繼續扯掰。
莫主任開始講居民們怎麼參與到楊柳飛絮的治理中,她講得特別細,對治理工作很上心。
這個會議持續到九點多,大家都昏昏欲睡,感覺沒聽進去多少。平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深夜隨便出來晃蕩的人還有可能會遇到巡查的民兵隊伍盤問。八點左右街上都沒人了,很多人在九點左右就已經入睡。
林映羨都覺得她和鐘述岑十點睡,有時會更晚,已經是這個年代少有的夜貓子。
回去的路上,楊大姐和楊飛見到林映羨和鐘述岑,跟他們打招呼,順道一起回家。楊大姐和房嬸的視線碰撞,兩人立即扭臉,不看彼此。在公安局鬧一場後,兩人現在是面不和,心也不和,以前還會維持表面和氣。
一開始房嬸總愛去楊家鬧,說楊家間接害死了房叔,要楊家賠償。可是楊家同樣是受害者,又是房叔自己湊過去看的,房嬸不佔理,楊大姐一家更是不好惹。
同樓的其他幾戶人家也不支援房嬸一家,說他們應該找那五個盜賊,不應找受害無辜的楊家,這是在欺軟怕硬。鬧多了,房家的兒子兒媳也厭煩,想過平靜的生活,好說歹說終於把房嬸勸服,不去楊家鬧……
清早,林映羨起來做早飯,鐘述岑洗漱過後,簡單吃幾口早飯就下樓修樹枝。
昨晚居委會讓每家至少出一人參與到明天的修剪樹枝,減少飛絮數量的行動中。他們家就兩個人,鐘述岑想林映羨回家,一是讓林映羨可以休息一下,不要學得太緊繃,適得其反,二是自己確實很想見到她。林映羨難得回家休息,鐘述岑肯定不會讓她去。
首都在六七十年代大量種植楊柳,這時城市綠化才剛起步,可以選擇的綠化植被很少,楊柳生長速度快,維護成本低,楊樹高大挺拔,柳樹婀娜多姿,外形條件好,還殺菌、降溫增濕……種種優點下,楊柳成為首都城區綠化的主力軍,只是這些年弊端顯露,楊柳飛絮給人民群眾帶來不便。
公寓附近就種有不少楊柳,春天一來,觀景臺和客廳的窗戶被開啟的次數少之又少。家裡有柴刀的,就負責砍樹枝,沒有的就負責清理運輸這些樹枝。家裡沒有砍柴刀的鐘述岑就做起了清理樹枝工作。
後面居委會又找來一個園林師傅讓他分辨哪些是雄株楊柳樹,哪些是雌株楊柳樹,要讓居民們把雌株楊柳樹給砍了,飄揚在空氣中的飛絮就是由雌株楊柳産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