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98章 大學報到
鐘述岑把門開啟,與他記憶中家的樣子和現在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把手放在餐桌的圓角上,幼時的記憶襲來。
以前這張餐桌的桌角是方角,年幼的鐘述岑不小心撞到桌角,額角出血,鐘爺爺把桌角都包上布條,防止他的腦袋再次被撞傷,他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把桌角上的布條都拆掉,重複幾次後,鐘爺爺沒辦法,只能親手把方角鋸掉,把桌角磨成圓角。
鐘述岑這幾年一直在打探鐘爺爺的下落,可惜訊息不多,也聯系不到他,只知道在西北參與保密工作。
上一位住戶搬家搬得很徹底,除了個別大件傢俱沒能搬走,還有些垃圾留在地上外,沒有別的東西在。
林映羨站在客廳迎面的一扇大窗戶,窗戶的左側有一扇弧形門,從這扇門看過去是一個很大的觀景臺,從觀景臺看外面視野寬闊,這時的首都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半牆加玻璃窗把觀景臺封起來,林映羨看到觀景臺有很多被油煙燻黑的痕跡,猜應該這裡是被上一個住戶當廚房了。
觀景臺左側有兩個房間,兩個房間的走廊盡頭的左側是衛生間,有一個磚砌浴缸,地面鋪的是馬賽克瓷磚。這個衛生間有兩扇門,另一扇門是通往左邊的那間房,這間房是大房間,有一張木床。林映羨問鐘述岑,“這張床是不是有床墊的?”
“嗯,原來是有的。原本這裡有兩張床,我和爺爺住一間,另一間房是書房。”鐘述岑去另一間房看,沒發現另一張床,長書桌和背後一面書櫃都在。
走廊盡頭的右側還有半截走廊,是長條型的房間,有一扇窗戶透光。鐘述岑說這裡才是廚房,原本的灶臺被拆了。這個廚房被上一住戶改造成一個臥室,牆上有很多畫,這些畫像是兒童畫的。林映羨問是他小時候畫的,還是上一住戶的孩子畫的,鐘述岑說不是他畫的。
林映羨和鐘述岑都把房子看了一遍,這個房子面積是在一百二十平方左右。因為這個家很多東西都沒有,他們需要花一些時間來重新佈置這個家。
兩人接下來的日子都在為這件事忙碌,他們把廚房的灶臺砌回去,將被油煙燻黑的觀景臺牆面和被畫花的廚房牆面都重新刷漆,江城的房子刷牆的時候,他們有跟著滿叔師徒學過一點。他們又將房子徹底清洗一遍,變得幹淨後,才開始佈置陳設。有些陳設是他們從舊貨市場淘來的,有一些是他們買的新物品,比如鍋碗瓢盆和煤氣爐、煤爐……
他們在出發前將衣物被褥,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寄出,現在已經到了招待所,房子整理好後,他們把這些東西拿到房子去。
家裡的玻璃窗戶很多,把窗戶都修繕好後,都裝上窗簾。
他們奔波了大半個月後,終於住進公寓,在首都安頓下來。原本對這個年代的首都不怎麼熟悉的林映羨,經過這大半個月的穿梭,也有了初步的瞭解。
大學剛好要開學,林映羨只在新家住兩天,就要去學校報到,鐘述岑向研究所請半天的假陪她去學校。燕京大學是鐘述岑的母校,他在學校的職稱是教授,也承擔教學任務,到時候要回來上課。
兩人在校園的樹蔭下行走,有一些老生會幫新生行李過來,雖然十年沒高考了,但大學還是有招生的,只是不透過高考招生,是推薦制。一些公社和生産大隊會有上大學的名額,一些人會為上大學的名額爭得頭破血流。
林映羨和鐘述岑邊走邊說話,鐘述岑給她介紹學校。她看到一片草地,是有些簡陋的足球場,有些地方上的草皮已經沒有了,露出泥土,學校裡的學生應該很熱衷這門運動。
鐘述岑說:“看新聞說在大年初一那天,國家足球隊去參加港城的足球聯賽,打贏了港城聯隊,雖然訓練環境不好,但實力不可小覷。如果日後社會變得更加富裕,訓練條件也跟著變得更好,足球隊或許會走得更遠。”
林映羨聽到鐘述岑的話,內心說日後社會是變得富裕,但國家足球隊的實力下降了,她沒有把話說出來,佯作認同地說一句“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林映羨和鐘述岑按照一位老生的指引,找到她住的女生宿舍樓,她住在207,樓層不高。鐘述岑把東西拿到宿舍門口後,林映羨就讓他回去,他不方便進到宿舍裡。
鐘述岑讓她週末記得回家,林映羨笑著說好,兩人站在門口說了一會兒話,鐘述岑才離開。
一個宿舍裡有六個人住,上下鋪,有一張公用的大書桌,和有六扇小門的大櫃子。
林映羨走進宿舍映入眼簾的是陽臺,外面的陽光特別好。有兩個舍友比她早到,她們見到林映羨都示以微笑。
其中有一個舍友比較熱情,“我叫牧和娟,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林映羨,你們好。”
“我們以後就是室友了。”
另外一個舍友有些拘謹地說了自己的名字,她叫郭萍。
林映羨找到自己的床位,是個上鋪,她挺滿意這個床位,隱私性好。她爬上木梯子,把床板擦幹,等它晾幹後開始整理床鋪,裝上蚊帳和床簾。
沒多久她的下鋪來了,是個戴眼鏡的女同志,小麥色面板。
羅新維看見正忙碌地林映羨,“你好,我是羅新維,以後我們就是上下鋪關繫了。”
羅新維笑起來顯得神采飛揚的,林映羨伸出手,笑著說:“你好,我是林映羨。”
大家互相認識一下後,就各自幹各自的活了。
一個穿著淺藍色連衣裙的女生和她的母親拎著大包小包走進來。
女生母親的穿著和舉止處處透露著不一般的氣質,她似乎十分不放心女兒,站在書桌旁不停地囑咐著女生各種事宜,在女生受不了她嘮叨,即將爆發的邊緣時,她就提出離開。她對女兒的脾性很是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