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脆裡嫩的烤五花肉被清涼的紫蘇葉包裹著,入口清爽。紫蘇的清爽適當稀釋了肉的油膩,鮮醇流汁的肉油而不膩,極其鮮爽可口。
腦海裡想象著紫蘇包脆皮五花肉的味道,袁如珠舌尖分泌出唾液,她咽嗓子,心裡琢磨著什麼時候去買一個烤爐。
飽飽地睡了一覺醒來,袁如珠帶上汗巾去跑步。
這段時間以來,她的鍛煉效果顯著,減下來了一些肉,身體也壯實了許多,至少現在不會像以前一樣爬一小段上坡路就喘氣兒。
“如珠,又跑步呢?”
田地裡,早起的村民們紛紛向袁如珠打招呼。
“聽說昨天店裡生意不錯?”
“據說來了好些人吃飯呢,都是村外的人。”
“生意慢慢變好了,這是好事兒。”
“恭喜恭喜啊。”
袁如珠笑著一一應了,隨之繼續跑步。跑完步回去,腳踩進院子籬笆前的小溪流裡,感受著柔軟涼快的水流輕撫著腳背,她慢慢調理呼吸,目視前方。
溪流前方,籬笆素青樹影俏,綠蠟芭蕉菜畦深,端的一副悠然寧靜的農家小舍圖。
欣賞了片刻晨間的籬笆小院,袁如珠用腳晃晃溪水,進入院子。
院子裡,李長貴在掃地,吳桂芳在剁豬草。
“珠珠,跑步回來了?”李長貴抬頭。
“嗯。”袁如珠喝了口涼茶,去廚房做早飯。
鍋裡的水燒開後,撒下一些鹽,然後她把處理幹淨的紫蘇葉放開水鍋裡焯水。
接著撈出紫蘇,放涼水裡洗。紫蘇洗淨後,她開始做醬料。
醬油、魚露、料酒以及白糖通通加入昆布泡過的水裡,慢慢熬。
袁如珠攪拌著鍋裡的料汁,“要是有梅子酒就好了,加了梅子酒,醬料會更好吃。”
十分鐘過去,料汁熬的差不多了,袁如珠盛出料汁,在裡面加入白糖,辣椒麵,蒜末,胡蘿蔔絲,洋蔥末,蔥末,青紅辣椒末,攪拌均勻,醬料便做好了。
她取出擠幹水分的紫蘇葉,將做好的醬料一點點抹到紫蘇葉上。
或綠或紫的葉子染上紅豔豔的醬料,紫蘇特有的清涼氣味與醬料的鹹辛香辣緩緩融合,很快便發酵出一股引人口水泛濫的迷人香味。
袁如珠嗅著做好的拌紫蘇,止不住吸溜了幾下口水。
拌紫蘇端上桌,袁如珠說:“這是朝鮮族的做法,挺好吃的,包著飯一起吃。”她夾起一片紫蘇,放到碗裡,蓋到米飯上,再夾起紫蘇的同時也夾起飯,將紫蘇和飯同時吃進嘴裡。
葉味濃鬱的紫蘇鹹辣甜辛,清清涼涼地包裹著糯糯的米飯,一口下去,爽口開胃,滋味甚美!
袁如珠彎彎眼角,“好吃!你們快嘗嘗。”
他們都學著她的吃法,用醃製好的紫蘇葉子包好飯,一同吃進嘴裡。
紫蘇的清涼,米飯的香糯,青紅椒的辣香,蔥的辛味,胡蘿蔔的清甜……各種滋味在舌尖肆意地亂竄,強勢地啟用味蕾,啟用食慾,只令人禁不住胃口大開。
“好好吃!”小夏眼睛宛若通了電的燈泡,“咻”地一下亮得驚人。
袁如珠給他夾了一片紫蘇,“馬上就夏天了,多吃點紫蘇,提前預防預防暑氣。”
小秋的瞳仁亮亮的,“紫蘇可以預防暑氣嗎?”
“對,紫蘇防暑助消化,夏天多吃點對身體好。”袁如珠吃下一口紫蘇包飯,心中沉吟,紫蘇味美,對身體很有益處,就連名字也很悅耳。紫蘇的古名也同樣很好聽,古人喚紫蘇為荏苒。
她是穿越到古代後,才得知紫蘇在古代被喚作荏苒的。至於紫蘇在古代為何被喚作為荏苒,她師父說,之所以紫蘇叫荏苒,是因為人們會透過紫蘇生長上的繁榮和枯槁來形容歲月時光的流逝,故而紫蘇被喚作荏苒摘自民間傳說)。
“珠珠,發啥呆,快吃飯。”
吳桂芳的聲音拉回袁如珠飄遠的神思,她清清嗓子,繼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