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積體電路目前還沒有成熟,不過電晶體在目前來說還算是比較相對於成熟的技術。
但是胳膊拗不過大腿,誰叫南野秀一是董事長。所以他也只能放棄繼續研究電晶體計算器展開了零基礎的積體電路計算機科研工作。
經過一年多之後他發現積體電路放入計算機裡面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非常好,在這方面要繼續努力,同時對於半導體的研究也要加快速度!”南野秀一沉吟道。
“是,董事長!”
深知歷史發展走向的南野秀一知道,電腦的發展歷史一共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就是電子管計算機時代19461957)這一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採用電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時電路作儲存器,輸入與輸出主要採用穿孔卡片或紙帶,體積大、耗電量大、速度慢、儲存容量小、可靠性差、維護困難且價格昂貴。在軟體上,通常使用機器語言或者組合語言,來編寫應用程式。因此這一時代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這個時候的計算機體積可是一個房屋那麼大!
第二階段,電晶體計算機19571964)20世紀50年代中期,電晶體的出現使計算機生産技術得到了根本性的發展,由電晶體代替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礎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儲存器,在整體效能上,比第一代計算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程式語言也相應的出現了,如fortran,bo等計算機高階語言。電晶體計算機被用於科學計算的同時,也開始在資料處理、過程控制方面得到應用。這個時候電腦的體積大約是一個衣櫃那麼大!
第三階段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641971)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發展,成功製造了積體電路。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成為計算機的主要部件,主儲存器也漸漸過渡到半導體儲存器,使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大大降低了計算機計算時的功耗,由於減少了焊點和接外掛,進一步提高了計算機的可靠性。在軟體方面,有了標準化的程式設計語言和人機會話式的101nove.語言,其應用領域也進一步擴大。這個時候的電腦的體積大約就是一張電腦桌大小。
第四階段,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712016)。
第五階段,第五代計算機指具有人工智慧的新一代計算機未來)!
也就是說目前這個時代還是處於第二階段,人類們還是熱衷於研究電晶體計算機!
積體電路是到了60年代中期才開始應用的。
也就是說還有五六年的時間才會開啟。
所以富士通公司目前也是一樣,之前都是在研究電晶體計算機。
南野秀一一收購之後直接讓他們放棄研究電晶體計算機直接研究開發積體電路計算機。因為研究晶體計算機沒有什麼亂用,浪費時間!
他不但讓研究所研究積體電路計算機也加重研究半導體技術,因為半導體技術和計算機是密不可分的。好在富士通公司有底蘊,這些研究人員們還是比較給力的。
積體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
積體電路的出現是在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
所以現在是1959年,積體電路已經出現了,所以南野秀一也不是憑空叫那些科研人員去研究開發,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把它更加完善用在計算機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