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車間發工資你不知道?”
一名老師傅笑道。
“發工資也不至於這麼興奮吧。”
“人家還漲工資了,你們可得抓點緊了,爭取也讓車間主任看到你們的進步,也好上漲自己的工資。”
老師傅笑道。
他們紡織車間與成衣車間不一樣,這邊生産布匹全靠機械,學徒一個月時間基本上學不到什麼東西,想要工資上漲最少也得三個月以後,要是以前的工廠沒有兩年的學徒經營基本上別想這事。
而成衣車間已經上漲了十塊錢,這說出去誰相信。
這才來工廠多久時間。
除了不能解決住房問題,老師傅發現服裝廠比正式工廠待遇好多了。
掌聲結束後,眾人更加賣力的工作了,只要速度提上來,技術有所提升那麼工資自然就提升了,這是眾人的想法。
而那些正式工看見這種工作狀態也是相互對視一笑,這些事她們是享受不到了,不過看著這些年輕姑娘彷彿看見了當初年輕的自己。
心裡也是頗為高興。
只要自己的徒弟詢問都是知無不答。
君山市。
一名年輕人抵達了君山,剛下車就朝著手上的地址趕去,來到目的地發現是一處倉庫頓時有些懵圈。
“難道那些衣服是在車倉庫發出去的?”
在倉庫這邊轉悠了一圈發現沒有人,只好悻悻的離開,往市中心趕去。
剛來的市中心下車,就看見盛鼎服裝店。
頓時心裡一喜朝著盛鼎服裝店走了過去。
“同志你好,請問需要買些什麼,我們服裝店的衣服都是比較暢銷的。”
店員開始熱情的推銷,她們在服裝店上班工資一個月近四十塊,工作內容也是比較輕松,老闆要求對客人多點熱情多點包容,不能像百貨大樓的售貨員一樣,讓顧客感受到溫暖。
“請問你們服裝店的服裝是在哪裡進的貨?”
年輕男子笑著問道。
“這個我們不清楚,都是總店那邊給我們發過來的貨。”
兩名售貨員搖了搖頭,不明白眼前的年輕人想做什麼,難道是想找到進貨的渠道然後在君山市開店?
聽口音就能聽得出來這人不是君山市的人。
年輕男子與店員閑聊了一會,買了一套衣服,打聽到了不少的訊息,那就是這店鋪一天的銷售量最少都有幾十套衣服,要是運氣好一天能上一百多套。
剛開業的那段時間貨根本不夠賣。
這樣看來不需要任何的渠道,只要拿下服裝廠,剩下的事不需要求上門,這些店鋪自己都會求上門要求合作。
年輕人又根據店員提供的訊息走訪了幾家同樣的服裝店,發現銷售量都一樣,得到這樣可靠的訊息年輕男子立即買了去榕城的火車票。
就差榕城那邊的服裝店沒有去問了,只要榕城與君山一樣,那麼服裝廠這事就完全值得出手。
待在服裝廠的趙毅可不知道有人已經惦記自己的服裝廠了,而是在車間看著熱情高漲的員工賣力的工作,現在這樣的速度勉強能跟得上已經吃下的市場。
要想擴充套件新市場,需要增加縫紉機來提高生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