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63章 逛百貨大樓
趙毅走回家就看見自己兒子跪在凳子上的模樣。
“你這是練的什麼內功心法。”
趙毅調侃道。
趙鵬看見自己老爹回來頓時一笑從凳子上爬了下來,一瘸一拐的腿都跪麻了。
“當家的,你說張志遠賣電視機給咱們才三百塊一臺他不虧本嗎?”
張靜還是有些疑惑,想不通張志遠怎麼賺錢。
“如果不掙錢你覺得他會做這事嗎?”
趙毅笑道。
香江的物價趙毅還是清楚一些的,雖然沒有去過香江,但知道香江是一座國際化城市,那邊來來往往的商人來自不同的國家。
商人彙聚自然就會有商戰,那邊的商品不單一,就拿電視機來說,雖然目前國內工業落後生産水平有限,可不代表其他國家的工業也落後,只要有市場他們就會蜂擁而至。
要想自己的商品能夠賣出去那就得有一定的優勢,這個優勢當然不止是質量,價格也是一種優勢。
現在還沒深入人心弄什麼品牌效應,當然實惠就是最大的競爭手段。
你的工廠能夠最低的價格生産出來這東西,然後保證自己有利潤的情況下比別人的價格低,那麼你就能贏得市場。
前世拾荒的時候認識了不少人,那些跟趙毅天南地北,國家大事商業什麼都聊。
只要有一瓶二鍋頭加上一袋兩塊錢的花生米那從夜晚能聊到第二天早上。
島國為什麼能在二戰過後快速發展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就是因為自身的工業,一開始他們的工業並不發達,甚至被市場唾棄。
因為他們生産出來的商品質量沒有保障,雖然價格低廉可質量一團稀碎。
他們就把目光盯在山寨上面,將自己的商品與米國的商品品牌相差只有一個字母,而且在失敗中不斷嘗試研發創新,才在短短幾年時間將人人唾棄的商品生産到質量完全有保障價格還低廉。
現在島國的商品慢慢蠶食著西方國家的市場。
就拿香江來說那邊的電視機想要站穩市場價格戰就少不了,島國在香江售賣一臺電視機的價格在700港幣左右,一百港幣等於三十華國幣,差不多就是兩百一十塊的價格。
如果張遠志在拿到批發價比如只要兩百塊,那麼每臺電視機的批發價只要200塊錢,批發給趙毅三百一臺怎麼虧本。
還有收錄機趙毅可是知道的香江那邊的收錄機差不多跟要淘汰的産品一樣,至於為什麼沒淘汰還是因為賽馬的原因,許多人能第一時間從收錄機聽到賽馬分析。
一臺收錄機的價格就是一百港幣,差不多就是三十塊錢,如果只是單獨收音機功能只需要五十港幣的價格,這樣的差價張遠志怎麼虧本。
當初的趙毅完全不相信這些人說的話,覺得哪裡的東西價格都差不多,可慢慢的開始做生意之後才發現,資訊差原來是最大的商機。
就拿現在進家電過來售賣一樣,如果不是資訊差的原因,所有商品與百貨大樓一樣透明價格一樣,趙毅不可能在短時間掙到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