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八九天,我去那邊看過了,那邊現在都在弄臨時廚房了,說是臨時的用個十來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跟我猜的沒錯,只要去了好好幹,以後那邊有活都會叫我。”
劉文濤聽見是這話題頓時來了興趣。
“你是說那邊以後只要有人去定酒席都會接,而且自己忙活不過來?”
洪梅問道。
“人家餐館生意非常的好,每天中午最少都有幾十人過去吃飯,怎麼可能還能忙的過酒席來,趙毅跟張靜兩人都是工人,哪有那麼多時間幫自己親戚忙活餐館的事。
自己工作都忙活不過來。”
劉文濤笑道。
洪梅倒是沒去過餐館,她有六個孩子要照顧,前夫四個孩子,跟劉文濤又生了一兒一女,雖然前夫的孩子最小的都十歲了。
他們都是住在一個院子裡,一張桌上吃飯,劉文濤對洪梅以前的公婆也還不錯,曾經眾人不看好的一段婚姻,現在眾人都誇兩人有良心,對自己孩子以及原來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對以前的公婆也是當爹媽一樣的孝敬。
如今洗衣這種活她都很少忙活了,現在這群小家夥都長大了懂得自己動手做這些事了。
一大家子人,洪梅自然是捨不得下館子花錢,哪怕是不要票的紅燒肉也沒去買過。
一群正式長身體的小不點花錢的地方也多,每次吃肉都是等劉文濤那邊幫廚,或者廠裡搞接待一家人才能打牙祭吃上一頓肉。
聽見這話洪梅也是非常的開心,劉文濤能多掙錢,家裡收入也能多一些,再過幾年家裡的老大就能去接前夫的班了,以後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林口公社。
趙燕正準備收攤回家,昨天陳巖沒有來公社接她,她就回孃家住了一晚,以為今天陳巖會早點過來,沒想到這太陽都快落山了還沒有看見陳巖的身影。
剛收完攤就看見陳巖揹著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出現在公社街道上寬闊一些的土路)。
“當家的你背的啥?”
趙燕從小生活在農村,很少去縣城這些地方,自然不認識縫紉機。
“縫紉機,等這邊忙活完,我帶你去地區學習一下怎麼用,以後你就在公社這邊幫人補衣服縫衣服。”
陳巖笑呵呵的說道。
“縫紉機這玩意要不少錢吧。”
雖然沒有看見過縫紉機,可聽吳蘭說過,自己閨女嫁出去的時候,人家可是買了三轉一響,當時村裡都不知道啥是三轉一響。
只能老實的等吳蘭解釋,這才知道是腳踏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
腳踏車村裡已經有了,劉琦與趙老五一人買了一輛二手腳踏車,現在成了十裡八村最靚的仔,腳踏車騎到哪裡他們就是別人眼中的焦點,目光都捨不得從他們身上移開。
雖然腳踏車才買成八十塊,眾人還是捨不得花這個錢。
村裡那些十七八歲的小夥子現在經常去兩家借腳踏車學著騎,借一天三毛錢,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去花這錢學腳踏車。
“毅哥幫我弄的,才花了四十塊,要是別人可弄不到。”
陳巖頓時笑道。
“對了毅哥還借給我兩百塊錢,讓咱們在這邊租一間房子,以後不用來回的跑,我再去城裡弄一輛二手腳踏車,以後回村也方便。”
至於騎腳踏車去地區就別想了,班車都要開兩個多小時,騎腳踏車去得猛蹬牌腳踏車才行,一路上還有不少公社或者大隊的巡邏員。
騎車去縣城倒是方便了不少,方便陳巖去陳家村以及熊家村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