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開心的說道。
來到趙毅家,趙毅給他拿了一個背簍,將一本本小人書裝進背簍,陳巖又拿出自己的一些積蓄去新華書店買了兩套,這才往家裡走了回去。
“三兒你咋背了這麼多東西回來,是不是小嬌她們的工資全買成東西了?”
陳巖的母親看見陳巖揹著一背簍東西回家連忙問道。
“她們的錢我沒動,這些東西是毅哥送我的,說是城裡的孩子會花錢租這種書看,我帶回來試試,明天正好公社趕集我過去試試。”
陳巖將二十四塊錢遞給了自己老媽。
“咋多了四塊錢。”
陳母問道。
她是答應每個月給兩個小丫頭留五塊錢的零花錢,知道地區跟村裡不一樣得有錢傍身。
“不知道,我沒問。給了我就拿回來了。”
陳巖也不管自己老媽了,趕忙把書揹回自己房間。
清晨。
陳巖就揹著書出門了。
陳家村眾人看見陳巖那都跟看見鬼一樣,這小子十八九歲,正是壯勞力,可上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成了村裡懶漢的標簽了。
分到的口糧是最少的,可整天跟吃了蜜一樣的開心。
“誰家的閨女要是嫁給他可就倒大黴了。”
“誰說不是呢,我要是像他這樣年輕每個月都能拿滿工分。”
“拿輕怕重的以後能踩什麼好路,這是不打算娶媳婦了。”
一群大媽看見陳巖的背影一陣指指點點。
現在在村裡嫁閨女都是看這人勤不勤快,幹活老不老實,至於日子那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就算有些家庭好過也好不了多少。
如果男人出工不勤快說明工分就掙得少,這樣的男人嫁過去可是要跟著挨餓的,說不定還得捱打,好吃懶做家裡糧食肯定緊著自己塞。
陳巖倒是不知道自己開始掙到錢了,反而成了村裡的懶漢了。
沒多久陳巖就趕到了公社,如今公社十天一集,十裡八村的人都會過來趕集,大部分都是賣自己的手工藝品,只有少部分買吃的。
吃的也很少,就是豆花豆腐豆幹,至於肉攤那來晚了可看不到。
陳巖剛拿出一張草蓆鋪上,眾人都有些好奇,買什麼東西還得鋪上草蓆,可看見拿出來的是書頓時一鬨而散。
公社發的宣傳手冊都拿去當廁紙了,賣書誰願意掏錢買。
剛擺好幾個小馬紮,就有幾個小不點圍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