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趙毅這話王開會點了點頭。
趙毅當初養豬是請張福生幫忙在地區糧食加工廠那邊買了不少的糠回來拌著豬草喂的,張福生與張祥都去看了好幾次,山裡的板栗,山藥這些曬幹磨成粉往裡面撒上兩把,田裡的小魚小蝦也會經常煮在豬食裡一起喂。
將隊裡堆著的那些麥稈,山裡曬幹的雜草都會弄家裡來,兩天給豬圈打掃一次。
“對了小毅為什麼要兩天給豬圈打掃一次,每次都要換上那些曬幹的雜草?”
王開會有些不解的問道。
生産隊裡的養殖場可不會這樣做。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自己家的農用肥增多了,可以換到更多的工分,二是這樣可以給豬一個幹淨舒適的豬圈,不至於長期躺在濕漉漉的地上,雖然豬很少生病,但也會生病的,這樣可以讓豬少生病。
如果是四頭豬最好分開養在兩個豬圈裡。”
趙毅解釋道。
不止是豬糞可以兌換工分,就是自己家廁所裡的糞都可以按照標準換工分,離城區近的那些生産隊還會固定去附近的公廁承包掏糞工作,讓隊裡的田有更多的農用肥可以使用。
只要天氣沒有太大的變化,農用肥足的生産隊自然糧食産量就高。
“原來還有那麼多道道在裡面,這些東西你都是在哪學的?”
張祥好奇的看向趙毅問道。
“公社發的書上看到的。”
趙毅笑道。
公社經常會發宣傳手冊,不過大多數人壓根不當回事,還覺得宣傳手冊拿來引灶火挺好用的。
除非就是讓文工團的人過來唱話劇表演,他們才能在看戲的同時學會一些東西,不讓讓看書,基本上人都覺得第二天還得上工,沒有那麼多時間,有那閑工夫不如多去找相熟的人擺一會龍門陣。
吃過了中午飯。
“爸媽,二哥,二嫂,我們得回去了,那邊沒有人輪班,這都三天了沒開門上班影響不好,等有時間了我在帶小靜回來看望你們。
家裡有什麼事就來百貨大樓那邊找我就行。”
趙毅看向眾人說道。
眾人也不挽留,知道趙毅與張靜回去也得走動一下工友或者領導。
一家人送著兩人往公社趕去。
張祥還背了一背簍東西。
等趙毅坐上前往縣城的拖拉機才把背簍放在拖拉機上。
“都是一些糧食,還有一些雞蛋,你們在地區啥都得花錢,別嫌棄二哥拿不出什麼好東西就行。”
張祥看向趙毅說道。
“都是自家人,這話說那去了,送什麼都是二哥你的一番心意,那我們就先回去了。”
趙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