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首先,提高報價:
11月20日,風行集團宣佈,提高對亞馬遜的收購價格:
新的出價為1股風行股票+42美元現金,換2股亞馬遜股票。在當天,風行的股價為103美元股,這一報價將收購價格提升至72.5美元股,而當天亞馬遜的股價為48.26美元股,風行的收購溢價依然為50。
總收購價格則上升至301.6億美元!
其次,分化瓦解:
董事會和管理層一致表達了對貝索斯的支援,這也不意外,如果說貝索斯這樣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風雲人物,連董事會和管理層都搞不定,那就太小瞧他了。
長達12年的亞馬遜精神領袖,貝索斯可不是白當的。
不過,董事會和股東之間其實是存在利益沖突的。
理論上來說管理層董事會)的目標是要給股東創造最大經濟利益,這個是董事會作為代理人的fiduciary duty信託責任)。
但是實際上,董事會裡各個董事可以說是各懷鬼胎。董事們想要繼續坐著董事的位子,想要在公司裡有說話權,想要保留現在的高薪工作。可是被收購以後,勢必要進行妥協。為了防止自己的寶座被搶走,董事會有時寧可拒絕發小財因為董事們一般都持有股票)的機會。
但是股東的利益卻不一樣。
股東是投資者,只有兩個辦法能賺錢。第一,股票低買高賣;第二,拿分紅。
在收購中,有買家願意花大價錢買股東的股票,股東當然是最開心的。
這一次風行提出的收購價格,從股東的角度,多數都是比較滿意的:42美元的現金已經接近亞馬遜股價了,更何況還能2股換1股風行股票,要知道風行股票現在已經回升到103美元股,可是現在金融危機中,升值潛力最高的股票之一啊!
而且風行還再次提高了現金收購的金額,這樣可以增加收購的可信度,並且贏得“套利者”的支援。
高盛和風行都意識到,亞馬遜的管理層有很大的動機要阻止收購的進行,但亞馬遜的股東們卻有很大的動機想要收購能夠完成。
於是,風行和高盛開始在全球範圍,尤其是紐約,同亞馬遜的機構投資者進行公關,促使風行的這一收購方案得到了很多機構股東的認可。
同時,風行還在媒體上進行公關回應:
一方面,指責亞馬遜現有的管理團隊一直以來的策略,長達近10年的虧損,使得廣大小股東的利益受損,需要調整和改進。
另一方面也對貝索斯在電子商務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尊敬,並承諾即使收購成功,也將繼續聘請貝索斯擔任公司ceo,用來瓦解亞馬遜內部,同心一致的抵抗信念。
對於亞馬遜方面指責的收購資金來源,風行則進行了公開:此次大部分資金來自於風行集團自有的現金儲備,另一部分為包括花旗、瑞銀等銀行的融資支援。
並稱,風行是在紐交所上市的公眾公司,財務方面嚴格遵守sec的要求和規範,並不存在亞馬遜所臆測的“紅色政治資金”。
隨後,在11月28日,風行集團丟擲了一顆深水炸彈:在一份向sec報備的檔案中顯示,風行已經透過協議收購,從亞馬遜原部分股東手中,獲得了亞馬遜18.26的股份。
因為亞馬遜並沒有雙層股權結構,第一大股東貝索斯所持亞馬遜股份也僅為21.2。
也就是說,風行集團已經成為亞馬遜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