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過去的兩年裡,影片網站,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在資本領域最火熱的市場……
與此同時,網路影片行業也在高速發展,依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布的《第21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披露,截止2007年底,網路影視觀看比例達到76.9,位居所有網路應用第三高的位置,有1.6億人網民總計2.1億人)曾經透過網路欣賞過影視節目。
中國網際網路寬頻使用者已經到達9700萬人,也為網路影片産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使用者基礎。
盡管市場火熱,但影片網站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多!
版權問題、政策監管、同質化競爭、運營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
這些問題在經過了兩年的行業匯入期之後,在進入2008年初,就開始集中爆發。
首先爆發的是政策監管層面:
2007年12月29日,原國家廣電總局和原資訊産業部聯合發布了《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確立了影片網站經營的牌照制度。隨後,在2008年3月20日下午,原國家廣電總局公佈了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抽查情況,土豆網等32家影片網站因內容違規遭到警告處罰。迅雷中國、貓撲影片等25家網站被責令停止影片節目服務。
緊接著,資本退潮: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進入2008年,海外投資人開始收縮資本,影片網站在資本層面退潮。
而在風投撤退之即,影片網站的短板日益顯現:運營成本高,燒錢多;資本需求大,主要依靠風險投資;投資大,回報少;盈利模式單一,盜版嚴重。
缺少資金、版權不清、涉黃被監管的影片分享類網站,面臨的似乎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影片網站運營成本高,主要是頻寬和伺服器,比如2007年,土豆網每月頻寬成本在千萬以上,優酷在六百萬之多。
而隨著內容商版權意識的不斷加強,影片網站官司不斷,賠款也成了熱點話題。
小網站的苦惱和大網站還不太一樣……
即使因為體量小,暫時沒有引來版權方的注意,可以不用為版權官司犯愁,但“廣告費一個月才1000多元,可是光租伺服器一個月就要600元……eb2.0影片分享的網站,還有未來嗎?”那些小網站的運營者的苦惱,甚至有點卑微和可憐。
作為前世在2006年2008年間創業,做得就是影片網站的林風而言,這一幕來的如此熟悉,令他也頗有些唏噓。
在沒有資金支援下,影片網站必須找到盈利模式來活下去,或者透過差異化內容來保持競爭力。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廣告一直掌控著網際網路的命脈,而內容又是網際網路的生命。”
而“對於依靠流量制勝的網際網路企業,廣告是其贏利的唯一機會。”
既沒有廣告收入來源,而作為影片網站主體的影片內容,絕大多數都沒有版權,這讓這些影片網站的盈利模式存在極大的變數,而同質化的競爭將讓這些小網站難以維系。
可以說,資金短缺、版權維護、色情內容和同質化競爭等四大障礙,使現有的大多數影片網站的發展走到了一個瓶頸階段。
而在這一輪洗牌中,也逐漸産生了影片網站的一線隊伍。
ff影音、土豆、56我樂)、優酷、六間房、pps、酷6、第一影片、ppive、uusee。
這前十家網站,已經分食了88的使用者流量。
這其中,線上影片網站市場份額最高的,就是風行投資的土豆網,但即使如此,土豆網也不過佔到了22.18的份額。
而前三家網站:土豆、我樂、優酷的流量份額分別佔到了總體流量的22.18、19.98、13.92,累計佔所有影片網站流量的一半以上。
在網路影片客戶端軟體方面,ff影音、pps、pp的市場份額,其中ff影音的份額超過了45。
其實對於林風而言,2008年這個時間點,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整合網際網路影音平臺的時機。
因為這個市場現在還太小了……
即使現在進行了整合,新出現的玩家依然可以從巨量的新增市場中,切下一塊蛋糕來。
就比如,2010年才在百度投資下成立的愛奇藝,依然隨著網路影片行業的新使用者增長,後來居上的進入了行業前三的位置。
影片網站的真正爆發期,是2010年前後。
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爆發,隨著ipad的普及,移動端的影片app使用者量暴增的時候。
不過考慮到土豆的王微身上的“網際網路文青”氣質,和前世歷史上他的離婚官司,林風覺得,在現在這個時候做一些預先的調整和佈局也是必要的……
總不能像前世一樣,反而被優酷搶先,反過來收購了土豆,那可就有點太失敗了。
現在就收購優酷,將優酷和土豆合併,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古永鏘做資本出身,在金融危機這種資本寒冬下,依然能找來投資,但相信林風出到足夠的價格,應該能夠打動他。
要知道,現在的優酷和土豆如果合併,立刻就能夠成為市場排名第一的老大,佔有率超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