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這次到深圳,主要是解決幾件大事。
首先,他準備和騰訊攤牌了!
接下來的時間,林風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酷風科技和智慧手機方面,可是風行是他的基本盤,不容有失,他需要首先保證風行的平穩發展,這種情況下,將騰訊全部併入風行,加快在社交和遊戲平臺的整合就迫在眉睫。
而且還有一重考慮,包括馬化騰在內的騰訊管理層人才濟濟,不能為自己所用是個損失。
尤其是馬化騰,他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産品經理了,在林風前世時,他能夠將騰訊做到全球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市值超過3萬億港幣,他可是巨頭級的人才!
現在騰訊被風行收購之後,受到風行的同業競爭限制,騰訊的發展束手手腳,對他的才華也是種束縛。
林風此時的心胸早已不同往日,他看的已經不再是國內競爭,而是全球化的競爭,是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的競爭。
他有個大膽的想法:
用風行增發股份和騰訊股份置換的方式,並購馬化騰等騰訊創始人手中的騰訊股份,讓他們成為風行的股東,同時,任命馬化騰為風行集團聯席總裁,管理風行集團的整體産品和運營,畢竟人才難得!
而這樣一來,李東也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來幫林風來管理酷風科技。
騰訊全部併入風行之後,qq和ff的各種業務整合也能更加順暢,同時,騰訊的財報合併進風行,也能大大的提升風行的總資産。
第二件事,就是與深圳談判,關於酷風科技落戶的事。
不錯,實際上從一開始籌備智慧手機專案,林風腦海中理想的公司所在地就是深圳!
之所以不將智慧手機專案放在京城,而是放在深圳,林風是有著深遠的考慮的。
智慧手機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硬體製造行業,而以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地區,是中國最大的手機製造業聚集地,在林風前世時曾有一個說法,世界的手機製造在中國,中國的手機製造在珠三角。
“在珠三角,方圓100公裡以內,能夠找到所有的手機零部件廠商”,這就是珠三角完善的手機供應鏈形象的描述。
現在的珠三角,雖然還沒有前世十多年後國産智慧手機製造的盛況,但依然是中國手機製造最集中的區域,90以上的手機製造和廠商、品牌都在這裡聚集。除了華為、中興等手機終端大廠商,還有數不清的oe工廠、組裝工廠,零配件工廠等。
酷風可以將主要的軟體研發和手機設計功能放在矽谷,但硬體製造和終端銷售部門一定是要放在國內的,畢竟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之一。
而且,藉著蘋果的iphone沒那麼快進入中國的時間差,xphone可以提前搶佔國內市場。在國內製造是必須的。
酷風的總部放在深圳,就非常有利於就近整合供應鏈和製造,減少物流成本和溝通成本。
另外,智慧手機行業也是一個人才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研發人才。
高階人才可以從諾基亞、微軟、摩托羅拉、蘋果這些公司挖,但那只是金字塔尖的少數人,主要是指導和管理,真正承擔了絕大多數研發工作的還是中層甚至底層研發人員,這個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而風行集團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對於熟悉通訊産業和手機研發的人才方面非常缺乏!
怎麼辦?當然是挖人了!
深圳可是有中國主要的兩大通訊技術廠商:中興、華為。
酷風想要找的人才,這裡大把都是!
所以把酷風放在這兩家的家門口,也方便挖人啊……
林風這次來深圳的第三件事,其實也正是與此有關。
別看隨著谷歌的入股,如今酷風已經是一家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但實際上,除了在矽谷研究院的團隊之外,國內的酷風科技還是個空殼子!
酷風科技現在林風是董事長兼ceo本來王浩的董事長,在谷歌入股時重新由林風出任)、王浩是副董事長兼cto,安迪是首席科學家兼android作業系統部門總裁。